李威03 发表于 2021-12-27 11:20:32

县域财政:海南省15个县市财政收入分析!

海南省15个县市财政收入规模——基于2019年的数据分析
(第407期)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对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地处边疆海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海南省建省较晚,于1988年从广东省划出独立建省,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下辖海口、三亚、儋州、三沙4个地级市,是市州最少的一个省份。海南经济特区与海南省同时成立,海南省陆地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也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海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汉、黎、苗、回等3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年末常住人口1008.1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0.71%。
作为岛屿型经济体的海南,是全国唯一彻底实行省直管县的省份,一般内地的省份都是市代管县,海南的市和县都归省里面管。截止到2020年12月,全省辖4个地级市,分别是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三沙。直辖5个县级市,分别是五指山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东方市;4个县,分别是定安县、屯昌县、澄迈县、临高县;6个自治县,分别是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合计15个县级区划(如下表1、图1所示)。截止到2020年9月,全省辖22个街道、175个镇、21个乡,合计218个乡级区划。
表1 海南省下辖县级行政区名单
县级市(5个)
县(4个)
自治县(6个)
五指山市
琼海市
文昌市
万宁市
东方市
定安县
屯昌县
澄迈县
临高县
白沙黎族自治县
昌江黎族自治县
乐东黎族自治县
陵水黎族自治县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245_1640575229074.jpg?width=1080&size=114863
图1:海南省行政区划图
通过对2019年海南省市县财政收入规模进行分析,我们能够从更加详细的数据对比中找到海南省财政收入结构的特点以及了解海南省各市县的财政收入详细情况。由于三沙市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总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0多平方公里(含西南沙吹填陆地),因地理位置所限,未有企业在三沙市生产及办公,未查询到三沙市近年来的经济财政相关数据,因此本文分析的地级市主要是海口、三亚和儋州3市,这3个市的财政收入差距较大,海口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一,其次是三亚市和儋州地区,排名第一的海口市和排名最后的儋州市相差164.74亿元(如图2所示)。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374_1640575229623.png?width=1080&size=62400
图2:2019年海南省各地级市财政收入规模
从各县级区划来看,2019年海南省各市县财政收入规模均在50亿元以下,且各市县之间差异较大。陵水黎族自治县(41.66亿元)和澄迈县(26.80亿元)分列第一、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东方市(15.17亿元),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是万宁市(15.03亿元)和琼海市(15.00亿元)。财政收入排在最后五位的分别是定安县(4.74亿元)、屯昌县(3.25亿元)、五指山市(3.23亿元)、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3.00亿元)和白沙黎族自治县(1.76亿元),其中,财政收入最高的陵水黎族自治县是最低的白沙黎族自治县的23.70倍。海南省15个市县2019年财政收入规模如下图所3示。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256_1640575230082.png?width=811&size=134293
图3:2019年海南省15个市县财政收入规模
接下来按照县级市、县、自治县的顺序来对海南省各市县财政收入规模进行具体分析。
一、县级市财政收入规模
总体来看,在海南省直辖的五个县级市财政收入中,除五指山市外,其余各县级市财政收入均在10亿元以上,且差距较小。东方市财政收入(15.17亿元)位居第一,紧跟其后的是万宁市(15.03亿元)和琼海市(15.00亿元),这三个县级市财政收入均在15亿元左右且相差不大,排在第四位的是文昌市(13.87亿元),五指山市财政收入规模最小,为3.23亿元,排在第一位的东方市是排在最后一位的五指山市的4.70倍(如下图4所示)。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104_1640575230398.png?width=1065&size=62790
图4:2019年海南省各县级市财政收入规模
二、县级财政收入规模
海南省下辖的4个县之间财政收入规模差距较大,除排名第一的澄迈县(26.8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以外,其余三个县财政收入规模较小,且均在10亿元以下,其中安定县(4.74亿元)和屯昌县(3.25亿元)均小于5亿元,财政收入排名第一的澄迈县是排名最后的屯昌县的8.25倍(如下图5所示)。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387_1640575230985.png?width=1080&size=64674
图5:2019年海南省各县财政收入规模
三、自治县财政收入规模
2019年海南省下辖的6个自治县之间的财政收入规模存在较大差距,其中,陵水黎族自治县财政收入以41.66亿元位列第一,完成年初预算的110.50%,同比增长10.50%,且陵水黎族自治县是唯一一个超过40亿元大关的自治县;其次是昌江黎族自治县以14.13亿元位列第二,财政收入与第一的陵水黎族自治县相差27.53亿元,相差了1.95倍;余下的4个自治县财政收入规模均未超过10亿元,且各自治县之间的财政收入规模差距相对较小,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分别以8.10亿元、4.78亿元位列第三、第四,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分别以3.00亿元、1.76亿元位列第五、第六。财政收入位列第一的陵水黎族自治县与第六的白沙黎族自治县相差39.90亿元,相差了22.67倍(见图6)。总的来说,各自治县间的财政收入存在差距,财政收入规模仍有待提高。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838_1640575231495.png?width=1080&size=87094
图6:2019年海南省各自治县财政收入规模
总体而言,2019年海南省财政收入迈上800亿元新台阶,全省财政收入连续三年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在下辖的15个市县中,虽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各地区财政收入规模差异分化明显,但大部分地区的财政收入规模呈正增长趋势。其中,有2个地区的财政收入突破了25亿元,5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在10亿元—20亿元之间,8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在10亿元以下。
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省依靠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长期重点发展旅游业,并带动房地产、餐饮住宿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税收收入占比处于全国较优水平;且凭借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获得了大规模的中央补助收入。海南省综合财力持续提升,整体财政收入规模增长趋势向好。在财政收入征管方面,2019年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省第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要求,在最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最严格房地产调控政策和经济结构转型等多重压力叠加、财政收入形势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全省财税部门通力协作,紧密配合,强化税源监控,大力推进土地增值税清算和欠税清理,持续加大非税收入清缴力度,清理盘活存量闲置国有资产,有效弥补了各项减收因素造成的收入缺口,扭转了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负增长的严峻局面,确保了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额完成年度增长目标。
受经济下行压力、外部环境趋紧、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省内新旧经济动能转换等影响,下一步省财政将会同税务等部门,加强重点税源分析,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加强罚没、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等非税收入征管,不欠不漏,颗粒归仓;对于长期低效运转、闲置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及时采取拍卖、出租等措施予以盘活。采取通报、约谈等措施,督促省直部门和市县切实加快支出进度。努力完成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长预期目标,进一步稳定预期!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海南统计年鉴2020》。
参考文献:
新世纪评级-【区域研究】海南省及下辖各市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0)
作者:王转霞 钟铭
指导教师:李永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县域财政:海南省15个县市财政收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