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人口规模变化——基于七普数据分析!
我国地区人口规模变化——基于七普数据分析(第271期)
本文采用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并将其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简要分析全国人口规模、各地区人口规模和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的人口规模的变化特征。
一、全国人口增速放缓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全国人口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全国人口为141177.87万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49万人相比,增加了7205.39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速为0.53%,比2000到2010年的年均增速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2016年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预测2020年总人口在14.2亿左右,就七普数据来看,显然不及五年前预期。
二、2个省份人口破亿,6个省份人口萎缩
从各地区人口规模来看,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分别是广东(12601.25万人)和山东(10152.75万人),在5000万人至1亿人之间的省份有9个,分别是河南、江苏、四川、河北、湖南、浙江、安徽、湖北、广西,在1000万人至5000万人之间的省份有17 个,少于1000万人的省份有3个,分别是宁夏(720.27万人)、青海(592.40万人)、西藏(364.81万人),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计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35.0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6个省份人口减少。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广东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每年都有大量内陆地区人口流入广东,在过去十年间人口增加2169.21万人,远超浙江的1014.07万人和江苏的608.71万人。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6个省份人口流失,十年间分别减少55.54万人、65.71万人、79.65万人、115.49万人、337.94万人、646.39万人(见表1)。
表1: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各地区人口规模(单位:人)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127_1640574698532.png?width=486&size=298157
从各地区人口增速来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相比,31个省份中,有17个省份的人口增速高于全国水平,西藏和广东人口增长最快,增速均超过了20%,分别为21.52%和20.79%,其他省份的增速均在20%以下,虽然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山东也正式破亿,河南即将破亿,但是这两个省的增速远远不如广东,分别为5.99%和5.67%。有14个省份的人口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其中人口负增长的有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6个省份,其中吉林和黑龙江的人口流失最为严重,增长率低于-10%(见图1)。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259_1640574699122.png?width=555&size=23138
图1:第七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增速
从占全国人口比重来看,广东、山东及河南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均超7%,分别为8.93%、7.19%及7.04%,其余省份人口占全国比重均在7%以下,江苏、四川及河北人口占全国比重处于5%-6%之间;人口占全国比重处于3%-5%的省份有8个,比重处于1%-3%的省份有12个,天津、海南、宁夏、青海、及西藏人口占全国比重均不及1%,分别为0.98%、0.71%、0.51%、0.41%、0.26%(见图2)。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791_1640574699571.png?width=555&size=5583
图2:第七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
三、东部和西部人口流入,中部、东北人口流出
分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来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人口持续向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流入,东北三省人口流出现象突出,较六普相比,东北三省人口减少10.05%,减少1100万人!具体来看,东部地区人口为5.64亿人,占39.93%;中部地区人口为3.65亿人,占25.83%;西部地区人口为3.83亿人,占27.12%;东北地区人口为9.85亿人,占6.98%(见图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中部地区下降0.79%,西部地区上升0.22%,东北地区下降1.20%。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208_1640574699963.png?width=481&size=17731
图3:第七次人口普查各区域人口占比
四、小结
从全国人口来看,近10年间,我国人口数增长速度持续放缓。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规模相较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增加7205万人,这一增量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增量减少185万人,增速降低0.04个百分点。显然,我国人口高速甚至于超高速增长的时期已渐行渐远,人口零增长乃至负增长的时代则渐行渐近。从各地区来看,广东由于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人口规模及增速遥遥领先,十年间人口增长了2189万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则人口流失严重,可能是由于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加上气候寒冷等,十年间人口流失1100万人。
人口是国家规划最重要的基数,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口增长势头放缓主要是由于出生人口数量下降,因此,如果要保持中国的人口规模优势,就必须尽快全面放开并大力鼓励生育,无论是从人口规模和结构,还是经济发展和公共资源的稳定性来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都应体现为每年出生人口的基本稳定,因此需要根据年出生人口萎缩情况,逐步加大鼓励生育的力度,最终将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有效地维护我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除了提高生育率之外,各省还应防止人口流失,应以“引产业”带动“引人才”,建议各省统筹人才政策、就业创业政策、产业政策、户籍政策等,加大对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和本省籍贯的省外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的吸引力,防止年轻人口流失,同时确保制造业占GDP比重在一定水平之上,避免本省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失。
注释:
数据来源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公报的初步汇总数据。
全国人口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东部地区是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省(市);中部地区是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西部地区是指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省(区、市);东北地区是指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
参考文献: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第三号)
网址: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
2.前瞻产业-从七普看中国人口变化的趋势和机遇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190_1640574700450.jpg?width=1080&size=284279
作者:王转霞,甘肃定西人,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政策,在《财会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篇,取得证券从业、初级会计师等资格证书,现通过税务师考试3门。
指导教师:李永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