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03 发表于 2021-12-27 10:56:56

山西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山西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第三十四期)
山西,简称“晋”,属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中纬度,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下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植物资源。
2021年1月20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省长林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20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7651.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6.5亿元,地方财政税收收入1625.9亿元,地方财政非税收入670.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11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正增长指标增幅高于全国,负增长指标降幅低于全国”。“十三五”期间山西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57亿吨,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压减焦化、钢铁等落后过剩产能,关停煤电机组425.6万千瓦,退出僵尸企业238家。全省经济2016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走出困境,2017年上半年追平全国增速、迈入合理区间;2017年至2019年,经济增速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以上;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山西省经济受到一定冲击。同时,会议确定“十四五”经济目标为确保实现转型出雏型,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本文通过梳理山西省2010-2020十年间的发展变化历程,可以更加全面的反映该省经济财政的发展趋势与内在特征,助推山西省“十四五”时期实现更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山西省十年经济发展
从占全国GDP的比重来看,山西GDP占全国GDP的比重较小,十年来一直保持着1.5%-2.3%左右的占比,平均占比为1.86%。从变化态势上看,从2009年的2.05%上升到2011年的2.23%,而后逐步下降到2016年的1.60%,2017年稍有上浮后又下降到2019年的1.72%(见图1),2020年略微上升至1.74%。山西省的GDP占全国比重较为平稳但总体占比水平较低,与其他省份相比还有特别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广东省2020年GDP占全国的比重为10.8%,山东省占比为7.2%。面对这一现状,需要山西省在“十四五”期间统筹发展,加快转型脚步,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881_1640573809343.png?width=833&size=31312
图1:山西GDP占全国GDP的比重
十年来,山西省的GDP总量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总量规模较小,始终位于全国省份排名中后段,GDP总量由2009年的7147.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7万亿元,增长了2.47倍,总体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全省GDP增长率在十年间波动较大,2010-2015年因转型瓶颈之痛,增长率呈不断下降趋势,2015年跌至谷底出现全国唯一负增长,2016年后保持正增长趋势,经济增长逐渐回暖,2017年达到21.24%,而后增速逐年降低,2020年已降低至4.07%。“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初步完成转型后经济正增长,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15年增长3.5倍,“十四五”期间山西省规划更高质量的经济转型,潜力较大(见图2)。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534_1640573809794.png?width=833&size=44131
图2:山西2010-2020年GDP及增长率
从与全国GDP的增长率对比来看,山西GDP增长率大多数年份均低于全国GDP增长率,仅在2010、2011、2017、2020年四年高于全国GDP增长率,且山西GDP的波动幅度较大,增速不平稳(见图3)。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927_1640573810253.png?width=833&size=52566
图3:山西与全国2010-2020年GDP增长率
从2009-2019年山西省产业增加值占比来看,第一产业占比很平稳且小幅度降低,占比均低于6.2%,2017-2019年均低于5%;2011年后,第二产业占比逐年下降,从2011年的61.96%下降至2019年的44.02%,而第三产业占比逐年上升,从2011年的32.66%上升至2019年的51.12%。山西省产业结构改革大有成效,产业转型发展已走出了较好的第一步(见图4)。(注:①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②因2020年微观数据尚未公布,故此处仅梳理2009-2019年份的相关数据)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973_1640573810690.png?width=849&size=49160
图4:山西省2009-2019年产业增加值占比
二、山西省十年财政收入发展
(一)山西省财政收入规模
山西省2010-2020年地方财政收入大致呈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969.6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296.5亿元,增长了2.37倍,相比于其他省份,增长倍数相近,但增长实际值相差很大。十年间山西省财政收入平均增速为9.73%,增速较快但波动较大。2010年为20.33%,之后稍有上升但在2012年后逐年下降,甚至2015年、2016年出现负增长,而后2017、2018年出现较大上升,2019年再次下降至2.40%,2020年受疫情影响再次出现负增长,增速为-2.18%(见图5)。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132_1640573811142.png?width=833&size=45994
图5:山西2010-2020年财政收入及增长率
(二)山西省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规模
山西省2010-2020年税收收入大致呈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692.71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625.9亿元,十年间增长2.35倍,平均增速为9.77%,相比于其他省份增速较高,但其税收收入总量较小。税收收入增长率的波动较大,2011年增速较快为19.04%,之后四年其增长率急剧下降,到2015年仅为-6.85%,之后逐渐上升,2017年增速最快为34.80%,后又因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2019年下降至8.39%,2020年受疫情影响再次出现负增长,增速为-8.84%(见图6)。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866_1640573811561.png?width=833&size=51136
图6:山西2010-2020年税收收入及增长率
山西省税收收入的前三大税种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2009-2015年增值税占比在大幅度下降,企业所得税占比在小幅度下降,资源税占比在小幅度上升;2015年-2019年,增值税、资源税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企业所得税大幅度下降;山西省结构性减税降费措施初有成效,企业的所得税税收负担明显降低(见图7)。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992_1640573812053.png?width=807&size=59947
图7:山西2010-2020年税收收入中前三大税种占比
山西省2010-2020年非税收入也大致呈现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276.96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670.60亿元,增长了393.64亿元,增长2.42倍。与其他省份相比,增速慢且非税收入总量较少。2010-2020年山西省非税收入平均增速为11.10%,但历年间的波动幅度较大,呈现出较大的不规律性,2015、2016、2017年非税收入的增长率为负增长且幅度较大,分别为-14.65%、-11.17%、-9.76%,在2012和2018年正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38.85%和37.79%(见图8)。这说明山西省非税收入的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553_1640573812477.png?width=833&size=49649
图8:山西2010-2020年非税收入及增长率
山西省2010-2019年非税收入中前两大组成部分一直是地方财政专项收入和地方财政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2015年之前这两部分均有小幅度提升,但地方财政专项收入的占比超过50%,占比很大;2015年后,地方财政专项收入占比急剧降低,地方财政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占比急剧上升,山西省重视转型发展,采取一定措施限制自然资源的开采与使用(见图9)。(注:因2020年微观数据尚未公布,故此处仅梳理2009-2019年份的相关数据)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908_1640573812895.png?width=801&size=49120
图9:山西2009-2019年非税收入前两大组成部分占比
(三)山西省财政收入质量
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是财政收入质量的重要体现。通常情况下,税收收入占比越高,意味着财政收入质量越好,因为与非税收入比较,税收的法定性、规范性更强;同时,经济增长会在税收上得到更多的体现,也是地区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体现。十年间,山西省财政收入质量平均为69.43%,同期全国财政收入质量平均为84.10%,山西省低于全国接近15个百分点。2010-2020年间,山西省财政收入质量基本稳定,但每年均低于全国财政收入质量,2014年比全国财政收入质量低22.60%,差距最大;近几年山西省与全国财政收入质量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见图10)。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857_1640573813248.png?width=833&size=49449
图10:山西和全国2010-2020年财政收入质量
(四)山西省财政税收负担水平
从山西省2010-2020年财政税收的负担水平来看,其总体保持着相对平稳但略微上升的态势。十年间山西省的财政负担平均为13.44%,其中,每年均高于10%且2014年财政负担最大为15.05%。十年间山西省税收负担平均为9.31%,税收负担趋于平稳且上升趋势,十年间山西省非税负担波动也不大,平均为4.13%,2014年非税分担最大为5.67。山西省财政税收负担与全国相比较,财政负担、税收负担均低于全国水平,甚至山西省财政负担低于全国税收负担水平,但山西省非税负担高于全国非税负担水平,由此说明,山西省财税负担分配略有偏差;2015年之后,全国财税负担大幅度下降,山西省除2020年外仍有小幅度上升趋势,说明该省“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税收负担变化与政策变化一致性不够稳定,需反思原因,进一步加强政策实施,坚定的实现结构化减税降费(见图11)。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868_1640573813666.png?width=824&size=87326
图11:山西、全国2010-2020年财政税收负担水平对比
三、山西省十年财政支出发展
(一)山西省财政支出规模
山西省2010-2020年财政支出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1931.3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111亿元,十年间增长了3179.64亿元,增长了2.65倍,与其他省份相比,增长倍数相近但实际值相差较大,比如浙江省十年财政支出的增长值是山西的2倍。十年间山西省财政支出平均增速为10.60%,波动较大,2010年达到最大值23.67%,而后急速下降至2014年的1.82%,2015年略有上升,2016年却跌至更低0.17%,之后呈上升趋势,2019年、2020年增速持续降低(见图12)。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140_1640573814327.png?width=833&size=47215
图12:山西2010-2020年财政支出及增长率
对比十年间山西省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速,除2015、2016、2019、2020年财政收入的增速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速外,其他年份的财政收入增速均高于财政支出增速。总体上看,山西省财政收入增速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速,除2015年异常外,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关联度较高(见图13)。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181_1640573814795.png?width=833&size=54855
图13:山西2010-2020年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增长率
(二)山西省财政自给率
财政自给率是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值,也是判断一个地区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山西省财政自给率较低,十年间平均为51.28%,刚超过一半比例,2014年财政自给率最高但也低于60%,说明其另一半支出较大依赖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在2009-2014年,山西省财政自给率有所提升,从2009年的51.60%上升到2014年的59.01%,之后连续两年下降,2016年仅为45.41%。之后有所上升,2019年又开始下降为44.93%,财政自给率未超过50%(见图14)。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336_1640573815315.png?width=833&size=41424
图14:山西2010-2020年财政自给率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分别从山西十年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发展和财政支出发展三大视角,分析了山西省2010-2020年的经济财政发展情况。十年来,山西省的GDP总量规模较小,但增速较明显,占全国GDP的比重平均占比为1.86%;山西省的财政收入在2020年较2010年增长了2.37倍,平均增速为9.73%,税收收入在十年间增长了2.35倍,平均增速为9.77%;非税收入增长了2.42倍,平均增速为11.10%。山西省的财政支出在十年间增长了2.65倍,平均增速为10.60%,属于增长较快的省份。另外,山西省的财政收入质量较低,财政自给率也较低,财政税收负担位于全国中低等水平,这反映了山西省不太健康的财政收支情况。未来还应着力提高财政收入的稳定性、规范非税收入的比重。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山西,寄予山西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切期望,这是对山西转型发展和现代化道路的宏伟擘画。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山西省正处于资源型经济从成熟期到衰退期的演变阶段,未来5至10年正是转型发展的窗口期、关键期;进入新发展阶段,山西省发展面临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仍然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特征明显,解决“三性”问题仍然需要抓住“三不”重点突破;山西省要坚定不移把转型综改进行到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奋力实现转型出雏型的重要阶段性战略目标,完成好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历史使命。要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培育壮大核心竞争力;精准聚焦“六新”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竞争优势彰显的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扩大内需,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城镇化建设,构筑高水平崛起强大引擎;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用好“先行先试”尚方宝剑,重塑体制机制新优势;全面推动制度型开放,开辟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新空间;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筑就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的人才高地;持续优化“六最”营商环境,打造市场主体获得感最强省份;聚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熔铸发展软实力;忠实践行“两山理论”,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富裕幸福文明健康高品质生活;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西;坚持不懈抓好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筑牢高质量转型发展根本保证。
总体上看,山西省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凭借丰富的自有资源和创新技术,再加上其近年来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等措施,其以新型城市化发展为依托,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步伐,山西省经济发展局面愈发平稳、潜力较大,近几年有望实现高质量转型高速发展,重返经济大省地位。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263_1640573815779.png?width=381&size=335403
作者:郭欣欣,山西长治人,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实践,目前税务师已通过4科,注册会计师通过2科,感谢李老师对本文的修改、对我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帮助。
指导教师:李永海

【十年系列】往期文章:
甘肃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山东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贵州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湖南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江苏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重庆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湖北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海南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陕西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广东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河南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福建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青海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浙江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江西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天津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河北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四川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云南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辽宁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