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来源:共产党员网
链接:https://news.12371.cn/2014/04/25/ARTI1398428019522849.shtml
日期:2014年04月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全党全国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推动解决深层次矛盾,各方面工作扎实推进,经济发展开局总体平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一季度经济增速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就业形势总体较好,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贸易收支状况有所改善,财政收入、企业效益、居民收入状况较好。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第三产业增长持续快于第二产业,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行业增速回落较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夏季粮油生产形势较好;内需比重继续提高,消费拉动作用增强,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各方面改革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序有力推进,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市场体系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经济形势总体符合宏观调控和发展预期。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不容低估,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会议强调,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坚持现有政策基调,创造良好发展预期和透明宏观政策环境。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其内涵,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 会议提出,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完善小麦、稻谷等最低收购价和玉米、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加快下达拨付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合理调节流动性水平,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着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推进财税、金融、价格、科技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要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提质增效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重大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产业化,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研发创新,加快中西部铁路、清洁能源等重点工程建设。要继续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抓紧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加强就业社保等民生重点工作,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更好运用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出台促进信息、旅游、体育、养老、健康服务业以及职业教育等领域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居民扩大消费。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延伸阅读: 1.中共研判经济形势确定三大“政策维度”
中共研判经济形势确定三大“政策维度”
来源:共产党员网
链接:https://news.12371.cn/2014/04/29/ARTI1398761519820113.shtml
日期:2014年04月29日
尽管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8日发布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依然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7.5%。此间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足够的内生动力,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对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中共高层召开会议集体研判经济形势近几年已成惯例。25日召开的这次会议确立的三大“政策维度”或者“政策底线”——稳定宏观政策、厘清五大关系、落实深化改革,是因应海内外出现的“经济崩溃”“改革停滞”等声音做出的明确回应,表明中共对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立场以及对改革的决心。 会议首先指出,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坚持现有政策思路。 “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因此,只要宏观政策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就不会出现硬着陆。”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说。 一季度经济数字显示,中国第三产业增长持续快于第二产业、投资机构继续优化、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经济增速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特别是服务业增长快于工业,预示着中国整个经济结构正在向好的方向调整。 但是,从一季度CPI、M2和进出口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不小。因此,综合各种因素,中国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既要把未来可能会增长的空间开拓出来,同时又不能步伐过猛,造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时下的中国依然处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大力推进的城镇化,由政府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带来的增长潜力,都是经济得以继续增长的“底牌”。 “此次会议奠定了更为明确的政策基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这五大关系,是此次政治局会议的一个亮点,有着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五大关系之间存在着非常缜密的内在逻辑,尤其是‘防风险’的加入表明这一轮政策是中共对于经济形势客观估计后做出的慎重决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说。 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转型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稳增长是首要目标,但从转型的现实来看,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促进改革,而改革的动力和目标又在于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至于把“防风险”排在最后,迟福林认为,这不等于它的重要性最小。“风险问题在改革转型期会不断凸显,必须在上述四个过程中找到化解风险的方法,不能就风险谈风险。”他说。 当然,把握好宏观政策稳中求进的基调并处理好五大关系之后,要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关键还在于改革的具体措施。 这次会议勾勒了中共对接下来重点布局的改革方向:支持实体经济、进一步简政放权、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支持西部大开发等区域经济和加强就业社保等民生重点。 “一些产能的退出确实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但如做好布局,增长会是持续性的。”孙立坚说。 起跑决定后程。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以改革为矢志目标的这一届中共领导集体,不会因为一时间的经济波动动摇改革的决心。此次中共高层集体研判经济形势后坚持改革的力度和方向不变,表明中共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以及对改革具体落脚点的精确定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