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策君 发表于 2021-12-17 09:50:26

“帮扶车间”里的那些税事儿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17/186_1639705825095.gif?width=640&size=6261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一个帮扶车间,就可以解决几十个人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几十个家庭的安稳与幸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南宁市税务部门立足税收职能,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优化纳税服务质效、用活用好税收数据方面持续发力,助力企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17/159_1639705825375.jpg?width=800&size=93523
国家税务总局上林县税务局工作人员来到帮扶车间了解生产情况。

1、
释放税惠,“农”“企”增收有保障
为实现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企业的“钱袋子”撑起来,南宁市税务部门做优做实惠农工作,落实落细系列优惠政策,持续向涉农企业释放税费优惠“真金白银”。

广西金陵农牧集团正是借着政策的东风一路向前,发展为集种鸡育种、肉鸡养殖、种猪繁育、肉猪养殖、饲料和有机肥料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牧集团。

“税务部门开设专班为我们讲解农产品销售、运输、仓储等各环节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2020年至今,帮助企业享受各项减免税款超1574万元,社保非税减免超10万元。”广西金陵农牧集团的财务负责人算了一笔减税增收账,“企业向好发展带动2500多户农户、1万多人走上致富之路。据统计,‘公司+农户’的帮扶模式实现养殖户年平均增收3-5万多元,企业年增收3.5亿元。”

上林县木山乡古楼村村民覃大爷也切身感受到了税惠帮扶带来的好处,他说:“以前我们就是在家里种地,收成少。现在‘帮扶车间’带领我们进行蚕桑养殖,每年的收入就有5万多元,脱贫后的生活越来越有保障。”

据了解,覃大爷所在的“帮扶车间”为广西上林县斯尔顿丝绸有限公司所建,面积达5000平方米,可安排就业人数294人,其中脱贫户60人,企业平均每年收购蚕茧1亿元左右,带动周边许多蚕农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我们企业2020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267.9万元,税收优惠让我们获得感满满。”广西上林县斯尔顿丝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农户增收的同时,企业的效益也大大增加了,这样的‘帮扶车间’就应该‘遍地开花’。”据统计,上林县共有“帮扶车间”57个,涉及就业岗位共3406个。
2、
用好数据,靶向就业有出路
南宁市税务部门积极加强部门横向联动,主动获取招录重点群体的企业信息,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实行靶向服务,鼓励更多企业招录重点群体,不断拓宽重点群体就业路。

受益于税收数据靶向服务的广西岑科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马经理表示:“近年来我们企业招录残疾人16人,吸纳就业1597人,其中就有脱贫人口50人,税务部门主动为我们送上了政策大礼包,加深我们对重点群体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

据悉,南宁市税务部门通过分析开票信息、历史申报明细等税收数据,为广西岑科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贴上招录残疾人企业“标签”,精准筛选其适用的优惠政策,组织业务骨干实地走访企业,全方位提供“一户一策”定制式服务,实现企业帮扶精准化。

“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我们公司2020年在申报企业所得税年报时享受工资支出100%加计扣除优惠40.2万元,增值税减免11.25万元。政策红利的叠加享受,增进了我们企业发挥‘帮扶车间’作用的信心。”马经理开心地说道。

税务部门在鼓励企业招录残疾人群体的同时,也推动企业关注当地现有剩余劳动力,帮助贫困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企业就在‘家门前’,既省去了外出务工的交通、住宿等一系列开支,又能兼顾家庭。”在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班的脱贫户李大姐说道。

据悉,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关注周边村民的发展,税费优惠的助力使得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面向本地居民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多。据统计,该公司目前已成功帮助11人实现脱贫。
3、
精细服务,企业发展好帮手
在广西富凤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产业基地里,员工们干劲十足忙碌着。“我们企业目前扶持农户覆盖南宁市各县区以及百色市、梧州市等各地市,带动6000多户农户走上致富之路。”该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伍雄斌说道。

据了解,广西富凤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主营家禽、畜禽养殖,致力于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税务部门经常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向我们推送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实时通过钉钉税企互动群解答我们的涉税疑惑。”伍先生表示。

近年来,为助力涉农企业产业化发展,增进“帮扶车间”发展活力,南宁市税务局推进精细服务,把“纳税人学堂”延伸到“帮扶车间”和田间地头,依托大数据平台梳理适用的减税降费政策清单,确保优惠政策推送精准有效。

对此,横县鑫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忠钦感触颇深:“税务部门贴心的服务和我们的玉米产业一样,甜得很。”

横县鑫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广西喜乐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探索建立了“合作社+企业”的产业帮扶模式,推动帮扶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在税务部门实地走访过程中,税务人员向我们分享了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鼓励我们发挥自身种植优势,寻求拓宽产品销路的合作模式。可以说,‘合作社+企业’的产业帮扶模式的成功建立与税务部门息息相关。”黄先生说道,“现在我们正从绿色防控、品牌打造、深加工这几方面下功夫,致力做大做优甜玉米产业,以进一步增加种植户收入以及企业效益,带动更多群众就地就业。”

下一步,南宁市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帮扶车间”的成长发展,充分释放税收红利,持续提升纳税服务质效,加强部门数据共享,以更好的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让“帮扶车间”添动能,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税务力量。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17/272_1639705825693.png?width=900&size=182183http://file.tax100.com/o/202112/17/311_1639705825983.gif?width=1080&size=3915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帮扶车间”里的那些税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