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绩效】来宾税务:“税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金黄小贡柚,爽口香又甜,你若来一口,百姓心里甜又甜。”当前正值来宾市正龙乡力村黄金贡柚的成熟季节,定点帮扶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来宾市税务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及时向党员干部发出倡议,帮助果农拓宽销路,鼓起“钱袋子”。采摘、装车、配送,驻村工作队员、果农在欢笑声中忙碌着,金灿灿、沉甸甸的果实,借着冬日暖阳的照射,更加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发出倡议第二天,700余斤的黄金贡柚即陆续送抵干部职工手中。在暖心的帮扶下,金黄的贡柚“甜”进村民心坎里,这是税务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一幕。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在来宾市税务系统,党员倾情倾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场景常常上演。近日,罗秀镇土办屯因抽水房变电箱损坏无法供电抽水,象州县税务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刘金林,迅速协调相关部门输送75吨生活用水,申请1.38万元专项资金,新接一条用电线路至抽水机房,解决了土办屯群众生活用水困难问题,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点赞表扬。据了解,今年以来,来宾税务深入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与村(社区)、企业党支部结对共建31个,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参加自愿服务334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如何让产业“兴”起来,该市税务系统立足部门职能,多措并举确保税费红利精准落地。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1年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成功入选。近年来,该村由村委牵头,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党员、“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吸纳近200户农户入股经营,实现每户年均增收5000元。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兴的美丽画卷在和律村徐徐展开。
在和律村的沃野上,哈密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特色产业。深冬渐至,走进千亩哈密瓜基地,武宣县兴农哈密瓜合作社负责人何开峦,正带领农户们打理哈密瓜收成后留下的瓜藤。“多亏了税务部门在合作社创办和经营过程中提供的税务登记、优惠政策推送等‘一条龙’跟踪服务,免去了我们许多的顾虑。今年我们减免税额21万元,下一步计划把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产品优化升级上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面对上门宣传政策的武宣税务干部,何开峦算起了一笔“税惠红利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离不开“领头雁”的带动作用。在广西金秀,“90后”瑶族姑娘汪云贵大学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工作,毅然选择回到大瑶山创业。汪云贵依托瑶族特色和优势,成立了广西金秀六段瑶寨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带动30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增收,同时自主创立了“六段瑶寨”“瑶菌主”等品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在“火车头”的带动下,如今的六段屯已经从“贫困村”转变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华丽转变的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倾情帮助。“今年我们已经获得了近6万元的税收减免,从创业之初悉心辅导我们开具发票,到后期为我们宣传各项息息相关的税费优惠政策,税务部门的暖心关怀让我们乡村企业的发展更有底气!”谈起税务部门,汪云贵打开了话匣子。今年以来,金秀县税务局组建“瑶都税务志愿服务队”,为重点涉农企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确保各项税费红利精准落地,为护航乡村振兴贡献了坚实的“税力量”。
来宾市税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来宾税务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通过选优配强驻村干部、积极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面落实利企惠农税费优惠政策,为实现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注入动力。(梁涛、蔡红娟、 罗喜亮)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08/858_1638902743359.gif?width=480&size=6178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08/943_1638902743707.jpg?width=900&size=55341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08/295_1638902744176.jpg?width=1080&size=17825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