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政策君 发表于 2021-11-30 21:55:07

【遂心税苑】税收赋能助力企业“绿色”突破

用绿色税制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用税收红利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近年来,遂昌县税务局持续做好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工作,以更精准的服务、更细化的辅导,让企业坚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主动服务 让企业先知先觉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30/265_1638280504476.png?width=1080&size=67360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30/104_1638280504712.jpg?width=1069&size=120327
“赢在执行、成在协作、兴在创新、立在诚信。”回想起公司一路的发展,总经理亓发亮坚定地说出了他们的企业精神。浙江遂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企业,其生产产品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环保可回收等特点,是一种绿色环保且十分前卫的新型科技材料。但也正因如此,抢占市场份额成了企业初期的一个巨大挑战。
做调研、搞研发、扩渠道,面对发展阻碍,企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谈起税收政策,亓发亮说:“现在政策好又与时俱进,税务人员消息推送的也及时,我们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30万元左右,这有了预缴期提前享受的新政策,刚好缓解了年底流动资金紧张问题,生产线可以加大马力,企业也能做好年底冲刺。”
为全面做好10月申报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落地工作,遂昌县税务局建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数据库”,开展“专项行动、专业辅导、专属服务”的党员服务活动,改被动咨询为主动指引,一方面通过线上政策定点推送,解决“不知道”,另一方面组织线下辅导指引,确保“都会用”,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为其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专业团队 让企业转型有“力”
//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30/809_1638280505006.jpg?width=540&size=59670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30/935_1638280505835.jpg?width=479&size=48898
在浙江遂昌汇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数锡电解车间,数千片阳极板密密麻麻地插满电解槽,经过多道工序,渣泥般的有色金属固体废弃物,变成了晶莹透亮的高纯度锡锭,这就是汇金在“垃圾”中“淘金”的过程。
作为一家从事固废(危废)处置和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企业,浙江遂昌汇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拥有一条危险废物“收集-贮存-无害化处理-资源深加工”全产业链设施,谁又能想到,这样的汇金曾经也是烟尘排放量大的企业。
“绿色税制倒逼企业转型,让节能减排也成了‘有利可图’的事情,后续又有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创新,企业能每步走得稳、政策用得实,离不开顾问团队一直以来的悉心辅导。”企业财务负责人杜葛妹说,下定决心转型升级很难,但在团队辅导下,企业尝到了循环经济的“甜头”,更加调动企业转型创新的积极性。
为更好助力企业绿色转型,遂昌县税务局成立“会办实事·绿色护航”顾问团队,团队由青年骨干和党员干部组成,梳理绿色企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专人跟踪服务,团队解答疑难,信息及时反馈,建立了高效沟通服务机制。
政策落地 让企业坚定前行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30/787_1638280506100.jpg?width=543&size=63947
//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30/208_1638280506414.jpg?width=722&size=47141
“我们公司消纳了周边十多家石材厂的废石粉,既解决了固废的堆积问题,也节约了原材料成本,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浙江昊峰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石材企业废渣及浮选尾矿为主要原料的节能环保型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负责人朱岩高指着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欣喜表示,因为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一方面企业资金回流快,另一方面研发技改也更有底气,这次通过工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产生的废边角料和除尘收集灰可以直接回用于生产,固体废物可以综合利用。有国家利好政策扶持,还有税务优质服务辅导,企业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据悉,该企业2021年1-11月享受资源综合利用退税近180万元,预计全年研发费用350万元。
曾经令人头疼的工厂废料,摇身一变为可循环利用的宝贵资源。在遂昌,还有很多像昊峰建材一样在废旧回收中“淘宝”的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利用废旧电缆提炼高精度铜排、铜杆的浙江合丰铜业有限公司金晓啸谈道,“今年预计资源综合利用退税2千万元左右,税收红利不断释放,更让我们对环保行业有信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遂心税苑】税收赋能助力企业“绿色”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