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促进民族团结之花常盛开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5/444_1637770520330.gif?width=640&size=6261近年来,南宁市税务部门秉承“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理念,将民族团结与税收工作有机结合共融推进,贯穿于落实减税降费、优化纳税服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中,共育民族团结之花,共享繁荣发展之果。
//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5/638_1637770520519.jpg?width=800&size=100738
国家税务总局宾阳县税务局工作人员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传承人宣传减税降费政策。程晓珍摄
便民举措提升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
在今年开展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南宁市税务部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聚焦少数民族群众特点和需求,通过推出“双语服务”、设置“少数民族专窗”等系列分类服务措施,满足特殊人群、特殊事项办理要求,办好便民利民实事,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南宁市武鸣区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壮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壮乡”。在当地,很多老年人从小说的是本乡本土的壮话,听不懂或不会讲普通话。为解决壮族老人特殊人群因语言不通导致的办税缴费不畅问题,南宁市武鸣区税务局组建以壮语为主的方言服务队,为习惯使用壮话方言的老年人提供纳税咨询、社保缴纳、网上办税辅导等特殊服务。
“我年纪大了,普通话讲不好,现在都是在智能手机上办税,我也不会操作,多亏有你们帮我,不到一个小时,就这么顺利地办好了房产继承的税费缴纳。”在武鸣区办税服务厅里,将近80岁的黄金元奶奶由衷地对税务人员的贴心服务表示感激。
此外,考虑到少数民族纳税人缴费人文化差异的问题,南宁市青秀区税务局还在办税服务厅设置了“少数民族便民服务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专门辅导服务,消除少数民族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5/788_1637770521008.jpg?width=800&size=99406
南宁市税务局干部给少数民族群众送上“邕税宝典”等税收知识宣传册。
政策红利助推民族企业茁壮成长
近年来,民族医药、民族针纺织等特色产业逐步兴起,南宁市有43家企业通过审核确定为“十三五”期间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为推动民贸民品工作发展,促进民族经济繁荣,南宁税务部门聚焦民族企业发展特点和需求,持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帮助民族特需商品企业借助国家政策优势,拓展民族地区市场,助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宾阳县茧丝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为蚕茧收购、加工,生丝、绢纺原料和蚕丝被生产加工,床上用品销售。该公司“年产10000床蚕丝被优质丝棉生产技术改造项目”连续三年被列入为南宁市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
多年来,公司大胆投入研发,在煮茧工艺、车头改造、废水处理回收、微波烘茧技术方面进行了综合创新改造,实现了车间自动化、标准化管理,生产的生丝4A级以上达100%,高品位5A级以上达到80%。
“公司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十月份,正值秋季鲜茧收购高峰期,公司资金周转最紧张的时刻,宾阳县税务局给我们送来政策红利,我们提前享受到了今年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36万元。有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公司能够更加放心大胆的投入研发,加快科技创新,提升我们民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宾阳县茧丝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军昭说道。
同样被确定为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还有广西伊利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10年,如今已发展为当地重点企业,其生产的清真食品,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工作人员组织服务团队定期开展上门辅导,帮助企业用好用活政策,吃进税收“政策红利”,五年来该公司累计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1344万元。
随着各地积极推进中医药发展,民族医药发展迎来大好机遇。由广西万通制药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无糖型复方金钱草颗粒已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是广西优质产品及广西名牌产品,该公司“新增颗粒剂生产线项目”获得南宁市2020年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南宁市西乡塘区税务局按照“一企一策”辅导企业2021年享受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优惠共计960万元,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5/481_1637770521582.jpg?width=800&size=115466
上林县税务局工作人员到镇圩瑶族乡宣传税费优惠政策。韦覃江摄
产业帮扶带动少数民族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南宁市税务部门结合地方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特点,全程跟踪特色产业企业生产经营、申报纳税、政策享受等全链条环节,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涉税服务,以政策助农、服务惠农推动壮乡农民增收、特色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发展。
近年来,火龙果产业在隆安勃然兴起,目前全县种植火龙果约6万亩,作为中国红心火龙果的品质代表,隆安火龙果已成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隆安县丁当镇伊蜜红心火龙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种植和培育火龙果种苗企业。公司自2017年成立之初发展至今,隆安县税务局在公司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全面涉税服务,一路帮扶公司不断茁壮成长。
“税务部门不仅政策送得及时,服务也很到位。种植销售火龙果,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都能享受免税政策,今年我们享受到的税费减免就有119万元,极大地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伊蜜红心火龙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负责人张志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了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在发展本地特色产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近几年,横州市石塘镇积极打造“甜玉米小镇”,坚持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道路,探索发展出一产以甜玉米种植为基础、二产以甜玉米加工业为主、三产致力于拓展石塘镇壮乡民俗特色文化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2011年,老实厚道而富有创劲的壮族汉子黄忠钦在石塘镇组织成立了横县鑫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近年来该社逐步建立了从绿色甜玉米基地到甜玉米深加工、青贮饲料加工、物流配送、线上线下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条,其旗下子公司广西喜乐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玉乡甜”品牌即食型甜玉米初具规模,新产品不断推出,深受全国各地客户青睐。
“横州市税务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生产销售甜玉米可以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2020年以来我们喜乐公司也实实在在地享受了减免税款近4万元。税费优惠减轻了我们的负担。目前,我们合作社和喜乐公司正从绿色防控、品牌打造、深加工这几方面下功夫,致力做大做强本地特色优甜玉米产业。”黄忠钦说道。
如今甜玉米产业已成为石塘镇特色的优势产业,产业惠及人口3万多人,年复种甜玉米总面积达7万多亩,年产鲜苞7万多吨,年产值达1.7亿元。
下一步,南宁市税务部门将持续发挥好税收职能作用,为支持民族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关系和谐贡献税务力量。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5/640_1637770522229.png?width=900&size=182183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5/479_1637770522500.gif?width=1080&size=3915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