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会计制度(准则)下“三张表”的填报口径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203_1637703305227.png?width=750&size=276962
目前,重点企业实际执行的会计制度(准则),大体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四类会计制度(准则)下财务会计报表季报和月报“三张表”的填报口径,同中有异,各有特色。
下面,先分别介绍一下四类会计制度(准则)下财务会计报表季报和月报“三张表”的各自填报口径,然后再比较说明填报口径的异同。
08:01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557_1637703313469.mp4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994_1637703305532.gif?width=306&size=9137
企业会计准则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722_1637703305754.gif?width=306&size=9559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928_1637703306021.gif?width=106&size=10585
(1)资产负债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680_1637703306276.jpg?width=1024&size=118967
共有两列时点数指标需要填报:“期末余额”和“上年年末余额”。第1列“期末余额”,填报上月最后一日的数据;第2列“上年年末余额”,填报上年最后一日的数据。
(2)利润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797_1637703306549.jpg?width=1024&size=107968
共有两列时期数指标需要填报:“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第1列“本期金额”,“本期”是指报表所属期,填报本年1月1日至本年上月最后一日的累计数据;第2列“上期金额”,填报上年同期的累计数据。
例如:在2021年7月份申报期,“本期金额”应填报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的累计金额;“上期金额”则应填报上年同期的累计金额。
(3)现金流量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516_1637703306819.jpg?width=1024&size=109643
共有两列时期数指标需要填报:“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填报口径与其利润表相同。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现金流量表两列中的最后两行数据,即“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和“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不是时期数,而是时点数,应特别注意其“期初”和“期末”所对应的时点日期,以免误填。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785_1637703307340.gif?width=106&size=10585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864_1637703307549.gif?width=306&size=9137
小企业会计准则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531_1637703307713.gif?width=306&size=9559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971_1637703307869.gif?width=106&size=10585
(1)资产负债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742_1637703308030.jpg?width=1024&size=114404
共有两列时点数指标需要填报:“期末余额”和“年初余额”。第1列“期末余额”,填报上月最后一日的数据;第2列“年初余额”,填报上年最后一日的数据。
(2)利润表
共有两列时期数指标需要填报:“本月金额”和“本年累计金额”。第1列“本月金额”,填报本年上月的数据;第2列“本年累计金额”,填报本年1月1日至本年上月最后一日的累计数据。
例如:在2021年7月份申报期,“本月金额”应填报2021年6月份即6月1日至6月30日的金额;“本年累计金额”则应填报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的累计金额。
(3)现金流量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498_1637703308523.jpg?width=1024&size=118702
共有两列时期数指标需要填报:“本月金额”和“本年累计金额”,填报口径与其利润表相同。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现金流量表两列中的最后两行数据,即“期初现金余额”和“期末现金余额”不是时期数,而是时点数,应特别注意其“期初”和“期末”所对应的时点日期,以免误填。
例如:在2021年7月份申报期,“本月金额”列倒数第2行的“期初现金余额”,应填报2021年6月1日即5月31日的金额,而不是填报2021年1月1日即上年最后一日的金额。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461_1637703309277.gif?width=106&size=10585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837_1637703309465.gif?width=306&size=9137
企业会计制度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865_1637703309633.gif?width=306&size=9559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742_1637703309775.gif?width=106&size=10585
(1)资产负债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698_1637703310025.jpg?width=1024&size=123580
共有两列时点数指标需要填报:“年初数”和“期末数”。第1列“年初数”,填报上年最后一日的数据;第2列“期末数”,填报上月最后一日的数据。
(2)利润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163_1637703310344.jpg?width=1024&size=113026
共有两列时期数指标需要填报:“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第1列“本月数”,填报本年上月的数据;第2列“本年累计数”,填报本年1月1日至本年上月最后一日的累计数据。
例如:在2021年7月份申报期,“本月数”应填报2021年6月份即6月1日至6月30日的金额;“本年累计数”则应填报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的累计金额。
(3)现金流量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840_1637703310547.jpg?width=1024&size=110098
只有1列时期数指标“金额”需要填报,其填报口径与利润表第2列相同,即填报“本年累计数”。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部分的填报要求:
(1)“补充资料”部分(57行至83行),也应完整填报;
(2)79行“现金的期末余额”和80行“现金的期初余额”不是时期数,而是时点数,应特别注意其“期初”和“期末”所对应的时点日期,以免误填;
(3)83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应等于56行的“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992_1637703311233.gif?width=106&size=10585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752_1637703311337.gif?width=306&size=9137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302_1637703311504.gif?width=306&size=9559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160_1637703311617.gif?width=106&size=10585
(1)资产负债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677_1637703311768.jpg?width=1024&size=115798
共有两列时点数指标需要填报:“期末余额”和“年初余额”。第1列“期末余额”,填报上月最后一日的数据;第2列“年初余额”,填报上年最后一日的数据。
(2)收入费用表(利润表)
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重点企业,与利润表相对应的报表叫做收入费用表,共有两列时期数指标需要填报:“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第1列“本月数”,填报本年上月的数据;第2列“本年累计数”,填报本年1月1日至本年上月最后一日的累计数据。
(3)现金流量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264_1637703312205.jpg?width=1024&size=113592
共有两列时期数指标需要填报:“本年金额”和“上年金额”。第1列“本年金额”,填报本年1月1日至本年上月最后一日的累计数据;第2列“上年金额”,填报上年同期的累计数据。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671_1637703312442.gif?width=106&size=10585
以上分别介绍了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四类会计制度(准则)下财务会计报表季报和月报“三张表”的各自填报口径,下面,我们再来比较说明一下四类会计制度(准则)下财务会计报表季报和月报“三张表”填报口径的异同。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759_1637703312527.jpg?width=688&size=34350
1、资产负债表
四类会计制度(准则)下,资产负债表两列数据指标的名称尽管有所不同,但是其填报口径则完全相同,都是分别填报“年初数”和“期末数”。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企业会计制度下的资产负债表两列数据的排列次序,第1列不是“期末”数而是“年初”数,第2列不是“年初”数而是“期末”数,与其他三类会计制度(准则)正好相反。
2、利润表(收入费用表)
(1)从填报口径来看,四类会计制度(准则)下利润表两列数据指标中必填的一列数据是“本年累计数”,尽管其在名称和排列次序上有所不同。
(2)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填报的“上期金额”,排在第2列;而其他三类会计制度(准则)则不填报“上期金额”,取而代之的是填报“本月数”,排在第1列。
(3)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三张表”中与利润表相对应的报表叫做收入费用表,在不需要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将收入费用表视同统称为利润表。
3、现金流量表
(1)从填报口径来看,四类会计制度(准则)下现金流量表数据指标中必填的一列数据与利润表相同,也是“本年累计数”,尽管其在名称和排列次序上也同样有所不同。
(2)企业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现金流量表两列数据的填报口径和排列次序完全相同,即第1列填报“本年累计数”,第2列填报“上年同期累计数”,虽然名称各不相同。
(3)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现金流量表的两列数据分别填报“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
(4)企业会计制度下的现金流量表只填报一列数据,即“本年累计数”。
“本年累计数”指标,是财务会计报表数据指标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数指标,是所有会计制度(准则)下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必报的数据指标。只要牢牢记住“本年累计数”指标是必填的时期数指标,再结合每列数据指标的名称,四类会计制度(准则)下季报和月报“三张表”各列数据指标的填报口径,自然就能了然于胸了。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192_1637703312722.gif?width=640&size=7421
(来源:中国税务杂志社、天津税务)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24/351_1637703312897.jpg?width=258&size=17832
欢迎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天津滨海税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