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这艘翘首木船,红军战士渡过不可逾越的天险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里,一艘造型奇特的翘首木船,无声地诉说着一段光荣的历史。当年,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和当地船工,正是凭借这艘看似朴素的木船,以决心为舵、勇气为桨,渡过了天险般的大渡河,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http://file.tax100.com/o/202111/11/659_1636575304820.png?width=946&size=279365
安顺场红军渡(图片来源:《长征记》)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古称沫水,河宽300多米,水深10余米,水流湍急,河底乱石嵯峨,在水面形成无数漩涡,可使鹅毛沉底,俗称“竹筒水”。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11/325_1636575304951.png?width=955&size=304284
红军强渡大渡河时所用木船(图片来源:《长征记》)
这艘造型奇特的木船长10.5米,宽2.3米,高2.2米,船身呈三角形,船头弯曲高高翘起。这样独特的造型,是为了行驶过程中减小水流阻力,保持船身稳定。弯弯的船头方便了船工的倚靠,使其能够在回旋的激流中掌握行船的方向。
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突袭安顺场得手,占领渡口后决定由此强渡大渡河,25日清晨,战斗的号角吹响,红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亲自挑选并带领17位勇士,分两批乘坐这艘木船,在当地船工的舍命帮助下,向对岸发起进攻。
密集的枪炮声与大渡河的涛声和鸣,红一营二连连长熊尚林等9名战士组成第一梯队,在当地8名船工的帮助下开始强渡。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11/338_1636575305284.png?width=1000&size=303371
当年运送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船工(图片来源:《长征记》)
在船工的高杆齐施下,不一会船便驶到了河中央,眼看就要到达对岸,突然间“砰”的一声巨响,木船撞上一块大石头,溅起巨大的水花,而此时,停滞不前的渡船将船上的战士们全部暴露在对面守军的射程范围内,密集的子弹像雨点般袭来,散落在船的四周。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4名船工跳下船,用肩扛、用手推,冲破江河的波涛巨浪、敌人的枪林弹雨,将船顺利移到对岸。
第二船战士抵达后,包括孙继先在内的18勇士一起冲了上去,激烈的战斗过后成功控制对岸渡口。随后,红一军团红一师和干部团7800余人迅速过江,由此处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
这艘造型独特的木船见证了勇士们不怕牺牲、奋勇渡河的壮举。光阴荏苒,长征的一个个细节在历史长河中未有褪色而愈发鲜明。军民团结、同仇敌忾的气节,和红军敢于战天斗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已然凝结成为伟大的长征精神,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微信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11/151_1636575305383.jpg?width=800&size=57432
资阳税务
微信号:zysw_wx
聚焦税费新热点
呈现纳税星服务
喜欢,就“在看”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11/201_1636575305502.png?width=167&size=1424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11/508_1636575305872.png?width=567&size=14492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