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虽去,感慨仍在——读三毛《雨季不再来》有感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07/442_1636225821232.jpg?width=900&size=39251看见雨,有人心中想到的是“风雨不动安如山”;有人眼前看到的是“风雨送春归”;还有人耳边听见的是“潇潇暮雨子规啼”。人间百态,尽在雨中,我心中对于雨有一偏安静的落脚地留给的是三毛的《雨季不再来》。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07/857_1636225821596.jpg?width=800&size=27360
(廊桥雨帘)
雨季对于三毛来说是夏天,是童年,是成长,是书屋里的静谧,是浪漫的蝴蝶,也是快乐的教室。它呈现的是作者从青涩敏感的孩子蜕变成智慧成熟的大人的过程,雨季对于每个人可能确实无法再次来到,而三毛的雨季被永远的记在了这本书中,记在了我们每一个看书人的心里。
“人之可贵,在于我们因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岁月的流失固然是无可奈可,而人的逐渐蜕变,却又脱不出时光的力量”书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许多人的成长与蜕变,我们因环境的变迁、四季的更替而改变、而成长。
母亲的怀抱是营养的温床,儿时的教室是知识的沃土,安稳的社会是独立的支柱。在一段段的改变中人们渐渐塑造自己的品性、人格以及完善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而这其中童年的教育、童年的环境又是这一幕幕改变中最为基础的部分。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07/786_1636225821883.jpg?width=600&size=55248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07/344_1636225822231.jpg?width=600&size=57782
(图书照片 古老雨具)
巧的是,我童年的夏天也在漫长的雨季中度过,东南沿海的雨不似江南的雨一般温婉多情,也不似北方的雨一般滂沱而至,她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格,在炎热的盛暑中为滚烫的大地带来阵阵凉意。
在童年的雨季中,我们一双双小小脚中总是穿着亮丽多色的雨靴在一个个小水坑中踩跳,又带着一腿的水渍泥渍回家受到母亲的训斥,一个个雨季就这样在嬉笑、跳跃中悄然过去。有时候,雨又是带着怒气、带着凶意的,小时候看着笨重的电视机上或蓝或橙的台风预警,听着窗外的狂风阵阵,这时又无比的希望这汹涌而来的雨季能快点过去。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07/717_1636225822737.jpg?width=1080&size=145982
(石老人夕阳)
看雨季的时候,常常会为三毛对于读书的执着所惊叹,“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留住青春,有一日,要这么自然的消失而去”,也许我们留不住许多珍贵美好的事物,但图书上的记录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三毛逃学为读书、在坟墓旁也读书、终生都在书中畅游,并把自己的人生记录到了一本本书中。
“我只想靠着窗吹风,抱着猫晒太阳”,聆听窗外滴答作响的雨声,捧起手中的书稿,幸福快乐感往往在书中非常的简单。在喧嚣的城市中、繁华的街道中,也许电子设备占据了许多时间,但书籍应是永远的沃土,在书中体会世间百态,在书中尝遍人间清欢始终是最为浪漫的事。
“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宽大的日子”。一个孩童最为珍贵的品质是什么,是一片赤诚,是赤子之心,是真诚。成长的过程中,或经历、或学识、或谈吐、或交际都随着岁月的增长不断的迭代,而真实、真诚却在慢慢打磨中渐渐消退。做一个真诚的人,是真实看己、是待人赤诚。真诚的人往往像阳光,散发着热,温暖了他人也拥抱了自己,这才能在漫长的人生中去品尝真的味道、爱的真谛。
http://file.tax100.com/o/202111/07/962_1636225823325.jpg?width=800&size=99128
(雨后碧水公园一角)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风停雨止,雨季将不在,明月却已上云端。
作者:武平税务 王佳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