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策君 发表于 2021-10-12 18:55:25

賨读党史 税月同行 | 立足百年新起点,百名党员读百年(九十二)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12/119_1634036122517.gif?width=640&size=42890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12/569_1634036122807.png?width=1080&size=566851
铭记重要论述
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阐述了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郑重宣示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与坚定意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激励着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作为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辛亥革命正是在这样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辛亥革命之后,在这场革命中接受洗礼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道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由此点亮。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打败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历史深刻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经过近代以来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深知前景光明辽阔,但前路不会平坦。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人民日报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12/725_1634036123166.gif?width=558&size=174651
党史上的今天
1982年
10月12日 我国首次以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上目标区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1983年
10月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

1992年
10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

1998年
10月12日-14日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2015年
10月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到2017年年底,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实现市场调节。

——选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12/705_1634036123454.gif?width=558&size=174651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12/608_1634036123683.jpg?width=1080&size=73235

党员读党史
大家好,我是国家税务总局岳池县税务局机关第三支部党员肖宏,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烈士李鸣珂的故事。
在四川省南部县城隔嘉陵江相望的火峰山上,万绿丛中一点红,矗立着一座红色石雕,那就是烈士李鸣珂的塑像。
李鸣珂,1899年出生于南部县安坝乡(今河东镇)白云村龙王沱。1919年考入四川省高等蚕业学校,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毕业后回南部县任实业所所长。他同进步青年一起组织青年义勇团,发动和组织群众同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做斗争。1924年参加川军。1925年到广州入熊克武创办的建国联军军事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转入黄埔军校第4期步兵科学习,参加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1926年秋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教导大队中队长。
1927年5月,李鸣珂参加粉碎夏斗寅叛乱的作战。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警卫营营长,担负警卫周恩来、叶挺等领导人的安全,保护文件档案,押运缴获的武器和现金,协助政治保卫处惩治反革命分子等任务。起义部队南下后随周恩来、贺龙等绕道香港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军事部和中央特科工作。他同黄云桥假扮成夫妻,以三洋经济川裕公司负责人的公开身份,机警地同敌人周旋,保卫中央机关的安全。
1927年至1928年间,中共四川省委遭到严重破坏。为加强四川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派李鸣珂到四川,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兼军委书记。
1928年的夏天,李鸣珂抵达重庆,立刻着手组织建立秘密工作交通网。他把妻子和兄妹从家乡接到重庆,组成党的交通联络站。同时,李鸣珂大力开展在川军中的兵运工作。先后发动和领导了川东起义、蓬溪起义和涪陵罗云坝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川东游击军第2路,李鸣珂任中共前委书记。
1930年4月18日,在奉命即将赴洪湖区就任红6军军长前夕,李鸣珂亲自执行惩处叛徒易觉先的任务,在行动中不幸被捕。19日在重庆朝天门英勇就义,年仅31岁。
李鸣珂留下的数封遗书感人至深。他要妻子“好好教育孩子,准备给我复仇……你今后唯有革命”;劝告同志们:“切莫为我空悲痛,愿对准我们的敌人猛攻!猛攻!”
如今,可以告慰李鸣珂烈士的是,曾经贫穷落后的家乡旧貌换新颜,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河东镇成了南部县规划的科技工业园区,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好的,各位听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12/473_1634036124204.gif?width=558&size=174651

来源:广安税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賨读党史 税月同行 | 立足百年新起点,百名党员读百年(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