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亮办税“城”信营商(七)莘县:从“空壳村”到“富裕村”国家税务总局莘县税务局助力刘楼村换新颜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09/507_1633728607138.gif?width=640&size=6261http://file.tax100.com/o/202110/09/316_1633728607340.png?width=1080&size=615761
1
山东莘县樱桃园镇刘楼村,曾是村集体都欠债的“空壳村”,如今却成为了十里八乡闻名的“富裕村”。这大大得益于国家税务总局莘县税务局的“双联共建”。
两年前,莘县税务局与刘楼村结成“双联共建”对子。该局驻樱桃园镇刘楼村“双联共建”工作组,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共促乡村振兴为抓手,与刘楼村党支部一道理思路、谋发展、解难题,助推刘楼村依托林果产业,走上了产业富民兴村之路。
刘楼村只有842亩耕地,如何带领全村1272人发家致富,是摆在工作组面前的首要难题。通过走访调研,工作组发现刘楼村不少农户种植樱桃、草莓等经济作物,但种植零散,不成规模。针对现状,工作组和村党支部提出了“股份合作,抱团发展”的发展思路。全村第一批80户村民,以200亩土地入股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了,大棚建好了,工作组又聘请专家,围绕刘楼村樱桃基地,积极在整体提档升级、优化品质上下功夫。樱桃成熟后,如何将质优量大的刘楼樱桃销售出去迫在眉睫。莘县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长、驻村工作组组长王曜华倡议发挥网络的作用,帮村民做“微营销”。驻村工作组三人马上行动起来,积极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沟通,为每户果农建档立户,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100多个微信群,搞起了樱桃线上销售。后来依照顾客需求,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县城及周边的订单,他们都亲自送货上门。通过努力,几天时间就帮助村民卖出了3万多元的樱桃,原来观望的村民也纷纷加入进来。
刘楼村村民吕宗新是一名退伍军人,决定扩建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发展瓜菜生产时,遇到了用地、资金方面的困难。“双联共建”工作组了解情况后,与村党支部一起为他想办法。为他及时流转了土地,并多次联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争取帮扶资金。
着眼长远目标,“双联共建”工作组着力在以党建促发展上下功夫,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群众的能动作用等要素有效融合,以达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目标。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革命”,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村民既能以土地入股,也能以劳动力入股,村集体和社员按股份分红,以此架起了一座农民“致富桥”。村支部书记刘胜忠介绍,该村樱桃今年又有好收成,纯收益达200多万元,参股社员平均每人分红1万多元,村集体增收5万多元。
随着集体收入的增加,“双联共建”为更好服务群众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通过积极发动社会、群众筹资筹劳,刘楼村对村内道路、排水渠进行了升级,安装了路灯,修建了广场,改造了厕所。去年,工作组争取资金5万余元,对该村进行道路绿化,美化了村内环境。截至目前,共硬化道路15公里,修建公厕1座,建设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个,并对全村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现在的刘楼村,街道干净整洁,绿树掩映,生态宜居。以樱桃、草莓为主的林果种植区,绿意盎然,瓜果飘香。新建的文化广场每天吸引着村民歌舞相伴,健身娱乐。产业兴旺,村民致富,集体收入增加了,村容村貌改善了,精神生活丰富了……乡亲们深知,这都是“双联共建”的结果。
工作组组长王曜华表示:今后将继续以“双联共建”为契机,与村党支部进一步抓好刘楼村产业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引导刘楼村党员群众树新时代文明新风,共建生态宜居、民富村强的新家园。
2
打开浏览器,输入下方链接,阅读原文。
http://www.xinhuanet.com/enterprise/2021-07/29/c_1127707788.htm
来源:新华网
编发:国家税务总局聊城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纳税服务中心(税收宣传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