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策君 发表于 2021-10-1 01:30:10

资阳市税务系统扶贫印记——栉风沐雨的第一书记凌兴跃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01/890_1633023007854.png?width=750&size=176617
组织想派我到雁江区丹山镇老君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时候,其实我还是有顾虑的——家中有年迈多病的父母,我若到村上去了,不免要面临诸多不便。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我查阅了很多关于脱贫攻坚的文件,对于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多认识。想想组织谈话中的殷切之情,看着自己胸前的党徽,心中顿时有了决断。我没有向组织作其它推辞,也没有提任何要求,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火热的脱贫攻坚战场之中。
2015年9月,初识老君村第一印象可真算不上好。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非常不便,村民观念陈旧,人均收入很低,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贫困程度比想象中还令人担忧。如何团结村两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进村第一天,我与村两委沟通交流,对村上总体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大家思想上比较默契,形成了工作共识。当务之急——是尽快组织驻村工作队成员深入到老君村9个社,逐户走访、排查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家庭人口信息及家庭收入情况。不到两个月,我们就全面掌握了78户贫困户情况。对村上的经济发展规划也开始初具雏形,不过我们都很清楚,要按期实现脱贫摘帽,难度很大、任务很重。
老君村资源匮乏、缺乏发展动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老君村贫困问题,必须找出一条适合这里的高效路径。我们这些扶贫干部,并无脱贫攻坚工作经验,更无“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怎样带领村里早日脱贫?成了我心中的一个巨大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期近在眼前,自己似乎成了这上百名贫困户改变生活困境的唯一希望,每当看到村民热切的眼神,都让我心中焦急又愧疚。从未失眠的我,常常彻夜难眠。有一次躺在床上,看着墙角蛛网上一只被困的飞蛾做着无力的挣扎,顿感自己就像那只飞蛾,迟迟找不到出路,心中生出更多愁意来。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01/394_1633023008145.jpg?width=800&size=55906
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虽然脱贫之路困难重重,但我们驻村工作队从未松懈放弃。心中始终坚守着一份信念:“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无论多难也要帮助老君村贫困户们实现脱贫。在大家的坚持下,我们想了很多路子,许多方案还没实践就被自我否定,正是在不断地改进优化中,我们的思路慢慢开阔起来、清晰起来。村上基础条件差,我们就因地制宜,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集体经济,调动群众积极性等方向铺开工作。一方面要形成集体合力,我们组织成立了集体合作社,动员全体村民加入,通过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助力村民实现增收;另一方面利用村上的优良水质和土质特点,发展特色种养殖,我们定下了小龙虾养殖和优质柑桔种植等项目;同时我们还鼓励村民们利用到户产业资金多养一些小家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源,尽力拓宽收入来源。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01/470_1633023008438.jpg?width=1080&size=109507
向困难群众赠送电视机
思路清晰了,接下来就埋头苦干。为了出成果,我们先后攻克三道难关。第一道——资金关,为了更多地争取资金,那段时间我练就了“飞毛腿”一般的本事,一边忙着村上的走访,一边还积极奔走向地方党政汇报情况、争取支持,驻村的其他同事笑称我走过的路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儿”。虽说辛苦,不过要到了资金,为村上解决了难题,心中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第二道——组织关,带头脱贫攻坚,我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我始终坚持处理好与村两委的关系,要求驻村工作人员、村上的干部一定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改善老君村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第三道——思想关,脱贫致富,靠国家、靠组织、靠领导,我想最应该依靠的还是村民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六年多来,我一步步丈量着老君村的每个角落,不厌其烦地向农户宣传讲解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推广村上的脱贫规划,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用双手打开脱贫之路。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01/875_1633023008766.jpg?width=800&size=72216
疫情防控不松懈
三道难关,一关一关过、一步一步闯。慢慢地,集体经济起来了,群众热情和干劲涨起来了,老百姓的信心也树立起来了。老君村终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这些年我们新建通社公路4.85公里,解决了全体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进出难的问题;成立了老君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了小龙虾养殖,优质柑桔、黄姜种植以及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分红,2017年至2020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共实现收入217998元,实现利润52570元;加大帮扶力度,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共完成D级危房改造14户,C级房屋维修13户,漏风漏雨改造项目6户;争取各方资源,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雁江区税务局、资阳成都商会鼎力支持下,共筹集到捐助资金18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8名……
六年时光,转瞬即逝。回首当初自己心中的忐忑,再叙这些年的种种不易,我也忍不住会感叹。老君村实实在在有了变化,村民们真真切切尝到了甜头,大家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美好前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至今记得2017年上级验收确认老君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那一刻,自己这把年纪了都不禁欢呼雀跃起来。脱贫才告一段落,振兴之路已经起步,几年之后这里产业更兴旺、生态更宜居、百姓更富足,我想这便是所有付出的最大收获。

文字|凌兴跃 罗闯
编辑|李林蔓
审核|张琪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01/721_1633023009108.png?width=343&size=42595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01/198_1633023009389.jpg?width=800&size=57432
资阳税务

微信号:zysw_wx
聚焦税费新热点
呈现纳税星服务
喜欢,就“在看”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01/402_1633023009604.png?width=167&size=1424
http://file.tax100.com/o/202110/01/606_1633023010049.png?width=567&size=14492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资阳市税务系统扶贫印记——栉风沐雨的第一书记凌兴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