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策君 发表于 2021-9-29 23:00:11

賨读党史 税月同行 | 立足百年新起点,百名党员读百年(八十八)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9/482_1632927609051.gif?width=640&size=42890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9/317_1632927609269.png?width=1080&size=566851
铭记重要论述
讲党性不徇私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都要有秉公办事、铁面无私的精神,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坚持原则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面对公与私的抉择,敢不敢坚持原则,能不能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名党员干部的党性和作风。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有了坚如磐石的党性,在面对敌人屠刀时,就能有视死如归的精神;在面对大是大非时,就能有敢于亮剑的清醒;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就能有稳如泰山的定力;在面对私交私情时,就能有正心律己的自觉。翻开百年党史,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贯穿始终、熠熠生辉。
一公则万事通,一私则万事闲。在工作中,党员领导干部难免会遭遇公与私的考验。一事当前,是秉公心、守公道,还是谋私利、徇私情,可以说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周恩来同志为家人订立“十条家规”,朱德同志告诫子女“接班不接官”,彭德怀同志对亲友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曾志同志拒绝为孙子安排“农转非”……坚持大公无私,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一颗心为公、一把尺量人、一碗水端平,公而无私、一心为民,这是共产党人党性的重要体现。
诚然,“无情未必真豪杰”,共产党员也是普通人,需要敬父母、爱家人、交朋友、有人情。但这种情,应当是健康的亲情、纯洁的友情、正当的人情。毛泽东同志曾为亲情规矩立下“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抗战时期,朱德同志接到老家年逾八旬的母亲来信,希望儿子帮她度过饥荒,然而他“实无一钱”,于是给旧友致信借钱,帮助自己的母亲渡过难关。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腐化蜕变,把重亲情等同于徇私情,把讲人情异化为搞交易,最终害人害己。说到底,这些都是不讲党性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加强党性修养对于每一名党员来说,都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党员干部在锤炼党性上力行,就是要不断解决“思想入党”这一永恒课题,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
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心怀“国之大者”,把党性锻炼熔铸于火热的发展实践之中,把党性修养书写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我们就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坚持原则,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在前进道路上始终充满正气、充满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9/975_1632927609630.gif?width=558&size=174651
党史上的今天
1927年
9月29日 毛泽东在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进驻江西永新三湾村后,于当晚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一、整顿组织,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三、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连、营、团三级建立士兵委员会。这次改编被称为“三湾改编”,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1938年
9月29日-11月6日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重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纪律,正确分析抗日战争的形势,规定党在抗战新阶段的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进一步巩固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统一全党的思想和步调,推动各项工作迅速发展。

1979年
9月29日 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初步总结新中国成立30年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989年
9月29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召开。江泽民发表讲话。

2008年
9月29日 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概括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培育的崇高精神。他指出:广大奥运建设者、工作者、志愿者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生动体现。

——选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9/529_1632927609907.gif?width=558&size=174651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9/536_1632927610291.jpg?width=1080&size=74921

党员读党史
刘伯承独创“重叠待伏”战法 同一山沟两次歼灭日军
大家好,我是国家税务总局岳池县税务局机关第一支部预备党员何清,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刘伯承独创“重叠待伏”战法,同一山沟两次歼灭日军的故事。
在同一地方打伏击乃兵家大忌,但刘伯承将军创造了三天之内,在同一地点、同一山沟连续两次设伏歼灭日军的经典战例,并命名为“重叠待伏”法。
1937年10月,日军占领河北石家庄后,沿正太铁路西犯,妄图一举攻取太原,瓦解国共两党的晋北抗日联盟。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遂率兵挥戈东征。
经缜密侦察,八路军获悉日军劲旅二十师团的迂回部队,向山西平定开进,前锋直指太原。其辎重部队千余人在测鱼镇驻屯,负责向前方供应弹药粮食。刘伯承断定日军将于10月26日经七亘村向平定运输军需品,遂令部队利用七亘村、南峪之间的有利地形埋伏。
果不出所料,26日拂晓,测鱼镇日军庞大的辎重部队,在步兵200余人掩护下向西开进,结果中伏被歼。此战共毙敌300多人,缴获骡马300多匹和大量军用物资。八路军仅伤亡10余人。
前方需要弹药和粮食急如星火,日军必然尽快再向平定运输军需品。刘伯承预料日军会以为八路军不会在同一地点再次设伏,便一面制造假象,佯装撤离远去;一面果断地在隔了一天后,于同一地点再次设伏。
28日上午,日军又从测鱼镇出动,这次警戒更加森严,以100余骑兵和300余步兵掩护辎重西进。11时许,早已隐蔽于此的八路军等日军辎重进入了伏击圈后,各种武器一齐开火。日寇被击毙百余人,八路军又缴获一大批军需品和骡马。
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赞叹不已,称此战为“战史上的奇迹”,誉刘伯承为“当之无愧的名将”。后来,不少国家将这一战法写进了军事教科书。
好,各位听众,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9/423_1632927610822.gif?width=558&size=174651

来源:广安税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賨读党史 税月同行 | 立足百年新起点,百名党员读百年(八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