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党员讲税收故事(六十三)丨董瑞宜: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 让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税务总局党委统一部署,我们组织推出“百名党员讲税收故事”短视频宣传活动。通过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税收故事,激发税务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今天发布安徽税务干部董瑞宜讲述:《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 让贫困村旧貌换新颜》。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268_1632345315603.mp4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606_1632345311574.png?width=354&size=221349
董瑞宜(国家税务总局合肥市税务局干部)
1976年出生,1997年参加税务工作,2000年入党。2021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
让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作为安徽省第五、六、七批选派扶贫干部,自2012年起董瑞宜先后在庐江县金牛镇古城社区、山南村驻村扶贫。在他的带领下,古城社区三年内由“难点村”转变成“模范村”。
董瑞宜: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能体会到乡亲们想脱贫致富的心情,我要为他们多做点事。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582_1632345312200.png?width=1040&size=977030
2014年10月,董瑞宜到山南村任职第一天,发现村内抗旱沟已有近十年没有通过水了,大家对此意见很大。经过深入了解,发现问题的根子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上。
董瑞宜:我动员了20多名党员,连续奋战了20多天。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548_1632345312609.png?width=1040&size=1064168
沟渠通了,老百姓堵着的心也通了。为尽快改变村落后面貌,董瑞宜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共整合资金4000多万元,建设项目16个。现在的山南村户户通水泥路、家家通自来水,全村通路灯。
为了找准产业发展路子,董瑞宜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赴产业调整先发地区考察,确定了“支部+企业+集体+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507_1632345313100.png?width=1040&size=614719
赵友文:回乡发展黄鳝温室养殖产业,董书记知道后,第一时间协调成立了党员“红色服务队”,帮我解决土地流转、道路、水利、用电增容等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董瑞宜:挂职不是摆样子,而是要带着感情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618_1632345314115.png?width=819&size=422769
左敦平:现在我已承包几十亩稻虾田,一年收入也蛮不错的,在8万元左右。
从2014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合肥市税务局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95万元。通过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兴村”计划,山南村逐渐形成了七大支柱产业:装机250KW的光伏产业、1350亩的苗木花卉产业、400亩的稻虾共养产业、600亩的中草药种植产业、150亩的黄鳝温室育苗产业、350亩乡村旅游产业。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202_1632345314255.png?width=1040&size=1250351
今年2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董瑞宜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董瑞宜: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参与这个伟大的工程,我感到无比自豪!
税务总局新媒体、安徽税务联合制作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910_1632345314738.png?width=400&size=15460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864_1632345314825.png?width=60&size=1103
扫描识别二维码
查看往期内容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