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策君 发表于 2021-9-23 00:35:41

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招” 助企纾困解难“真受益”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698_1632328537949.gif?width=640&size=6261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984_1632328538009.jpg?width=1080&size=458524

9月20日,南宁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招” 助企纾困解难“真受益”》

全文详情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680_1632328539152.gif?width=99&size=38339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南宁市等14个城市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南宁市登记财产指标、政务服务指标表现优异,获评“全国标杆”。成绩的背后是近年来南宁市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做出的努力。

南宁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出一套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截至今年8月31日,全市市场主体登记存量819633户,同比增长7.43%。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9932户,同比增长19.59%;市场主体存量居全区首位,持续领跑全区。
优化政务服务
营造宽松便捷营商环境
9月7日一早,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广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凯冒雨来到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建设项目科,送上一面锦旗。锦旗上“情系企业 创新服务 高效务实”12个大字充分表达了企业的感激之情。该企业项目中国—东盟影视演艺中心项目二期正赶上我市“拿地即开工”政策服务升级,仅用3天,公司项目《施工许可证》《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道许可证》一并取得,有效减少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今年以来,南宁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优化政务服务利企便民上取得良好成效。市行政审批局在市民中心正式启用“一窗综合服务区”。该服务区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办件模式,同时设置绿色通道、异地通办等特色服务窗口,最大限度地满足办事企业和群众的需求。积极牵头“跨省通办”工作,先后与国内17个城市建立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关系,实现了包括社保、医保、不动产等183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的“跨省通办”,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群众异地办事的需求,解决了群众“多地跑、多头跑、多次跑”的问题。在全国率先推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核发(新发)”“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核发(新发)”两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扫脸即办”。在全区率先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无纸化全程网上审批,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一次不用跑”。

南宁市持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让企业群众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截至目前,已实现1332项市本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服务大厅集中办理,进驻比例达98.89%;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受理比例达95%以上;164项政务事项实行承诺审批制,全市即办件比例提升至35.71%;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为拓宽政府与市场主体沟通渠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今年南宁市首次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聘任营商环境观察员,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南宁市还以建立“一号对外”的政务服务总客服为目标,持续推进热线整合。目前,已整合了“123”开头的政务服务特服热线、县(区)长热线、开发区主任公开电话等31条热线,由南宁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统一接听。与110报警台搭建了“话务引导+工单流转+三方通话”联动机制,热线整体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截至8月底,“12345+营商环境”专席受理相关诉求工单2678件,按时办结率98.6%,办件满意率达99.36%。
提升退税便利度
为企业经营送上“及时雨”
资金缺口往往是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南宁市税务部门积极聚焦“退税”这个关键,通过推出增值税留抵退税“e键确认”操作,大幅提升办税便利度,便利企业利用退税资金缓解运营压力。截至今年9月14日,南宁市税务部门共为501户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50.01亿元,平均办理时长20个小时,最快20分钟办结。

“最近我们通过南宁征纳互动平台快速申请了增值税留抵退税79万元,退税快速办结,企业正好利用这笔资金充实运营经费,真可谓‘及时雨’。”该平台功能首批“尝鲜者”——广西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韦海英说。
国家税务总局南宁市税务局通过推出纳税信用培植计划、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红绿灯”管理项目等系列举措,持续推动我市税收环境优化、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提升。在“纳税信用培植计划”中,税务部门通过对A、B、M、C、D五类纳税人分级分类培植,帮助企业在守信激励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其中,针对B级纳税人的信用复评“确认即申请”新举措,极大地减少了企业办税时间,满足纳税人对信用复评“轻松办”的诉求。截至9月13日,全市2020年度A级纳税人由5月初的13248户增长到19048户,占比达6.61%。

此外,南宁市税务局还创新推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红绿灯”管理项目,通过对企业研发活动“绿灯”“红灯”“黄灯”3个清单的分类管理,切实帮助企业经亮“绿灯”的项目放心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打消企业上市及后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涉税风险顾虑,受到企业好评。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今年4月,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优化企业跨辖区变更住所登记流程的通知》,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优化企业跨辖区变更住所登记流程,将迁移调档和变更登记合并办理,压缩企业迁移调档时间,实现企业市区内迁移不再“往返跑”。广西鸿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代表秦女士申请企业住所从兴宁区变更迁移到南宁经开区,仅一个工作日,就顺利领取了企业变更住所登记后的营业执照。在政策叠加优势下,企业办理迁移变更登记共减少了4个环节、1份材料,平均节省了6天时间。

6月,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在南宁市各城区、开发区组织实施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分离登记试点改革,允许跨管辖区域试行“一照多址”。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不在同一地址,但属于南宁市各城区、开发区范围内的,允许跨区域、跨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经营场所信息,免于设立分支机构。经营场所由企业住所登记机关登记。

自6月30日起,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企业名称“即报即得”试点改革,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名称登记便利度。企业名称“即报即得”试点改革工作在全面推行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的基础上,完善名称自主申报行业字词库,编印代码清单,完善名称自主申报规则,探索企业名称“承诺即用,有诉即改”模式,提高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信息自动识别和智能筛查精准度,大幅减少“近似名称”人工干预,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名称“即报即得”,让企业在法律框架内的取名上获得最大自由度,有效解决企业“取名难”问题。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截至目前,全市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办结,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
一项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为各类市场主体架起一张“高速公路网”,让营商环境更优渥。“十四五”期间,南宁市将通过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让“营商环境”成为南宁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让南宁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411_1632328539468.png?width=900&size=182183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3/503_1632328540105.gif?width=1080&size=3915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招” 助企纾困解难“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