賨读党史 税月同行 | 立足百年新起点,百名党员读百年(八十一)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2/738_1632303320359.gif?width=640&size=42890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2/381_1632303320614.png?width=1080&size=566851
铭记重要论述
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
——论扎扎实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关键是要在学史力行上下功夫、见成效。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明理”是前提,“增信”是保障,“崇德”是动力,而“力行”才是最终目标。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精神血脉,更要切实做到知行合一、真抓实干,把学习成效转变为工作实绩。衡量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得扎不扎实、是不是富有成效的重要标尺,就是看党员干部有没有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上付诸实际行动、取得实际成果。
百年党史是一部大书,书写着我们党披荆斩棘、艰辛创业的光辉历史,闪耀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忠于理想、献身事业的奋斗精神,也蕴含着如何成事立业、行稳致远的历史启迪和智慧。捧读这部厚重、鲜活的大书,我们常常会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油然生出追怀和景仰之情,也会对当下和未来的奋进之路做出更深的思考。党史学习教育要“心动”更要“行动”,我们应当立足历史、放眼未来,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把学史的感悟、感动转化为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动能和收获,力争在精神面貌、工作状态和能力素质上都有明显的新提升。
学史力行,体现在锤炼党性、为民服务和推动发展等多个方面。党员干部在锤炼党性上力行,就是要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始终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在为民服务上力行,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推动发展上力行,就是要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求真务实、担当作为,创造性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近段时间以来,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省各级党组织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为百姓办了一批好事、实事、暖心事;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我省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领导干部在密切联系群众、真情服务群众方面做表率,党员干部在立足岗位干事创业、担当奉献方面当先锋。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尽心竭力,在岗位履职尽责上大显身手,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实践检验,也是学史力行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为民服务没有终点,岗位建功永无止境。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继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努力用不懈力行展现学习教育的实践成果,以实际行动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
——来源新华日报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2/323_1632303321243.gif?width=558&size=174651
党史上的今天
1945年
9月21日 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扩兵与编组野战军的指示》。通过编组野战军或野战兵团,从组织体制上完成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
1949年
9月21日-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62人。会议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文件。会议决定国都定于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纪年采用公元;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举行,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向全世界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选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2/969_1632303321639.gif?width=558&size=174651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2/388_1632303321941.png?width=1080&size=828967
党员读党史
半条被子
大家好,我是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第一支部党员杨慧兰,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半条被子》的故事。
1934年,红军长征时经过了一个叫沙洲的村子。三位女红军住进村里的妇女徐解秀家里。当天晚上她们四人一块睡在厢房里,盖的是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一条红军的被子。第二天下午,女红军要走了。为了感谢徐解秀,她们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送给她。徐解秀不忍心,也不敢要。三位红军说:红军同其他当兵的不一样,是人民的军队,打敌人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生活。在她们互相推让的时候,红军大部队已经开始翻山。徐解秀和丈夫朱兰芳送她们走过泥泞的田埂,到了山边时,天快黑了。徐解秀不放心,想再送一程,因为是小脚,走路困难,就让丈夫送她们翻山。
红军离开沙洲村后,敌人随后赶来,把全村人都赶到祠堂里,逼大家说出谁给红军做过事,大家都不说,敌人就搜家。女红军留给徐解秀的半床被子也被搜走了,还把她拖到祠堂里跪了半天。
转眼50多年过去了。那间厢房的陈设也一直是原来的样子。徐解秀还记得临别前女红军对她说过的话:“大嫂,天快黑了,你先回家吧。等胜利了,我们会给你送一条被子来,说不定还送来垫的呢。”徐解秀抹着眼泪说:“我已有盖的了,只盼她们能来看看我就好。”徐解秀说:“虽然那时为了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吃了点儿苦,不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叫红军,什么叫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给穷苦人半条的人。”
好,各位听众,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22/954_1632303322791.gif?width=558&size=174651
来源:广安税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