賨读党史 税月同行 | 立足百年新起点,百名党员读百年(七十九)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8/580_1631954704456.gif?width=640&size=42890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8/194_1631954704796.png?width=1080&size=566851
铭记重要论述
勤学苦练、增强本领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只有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使自己主导的实践成为正确的而不是盲目的实践,成为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实践,成为有科学根据的而不是想当然的实践。
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
从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把字贴在后背上,后面的人边行军边认字;到延安时期,抗日军政大学流行“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再到今天,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全党扎实推进,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补充,学习与力行同时抓,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重视学习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强调:“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包括年轻干部在内的所有党员干部都要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胜任地履行领导职责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对我们的本领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管理、生态、国际等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学习同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年轻干部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媒介就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毛泽东同志指出:“边学边干,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辩证法!” 回顾百年奋斗征程,我们党就是在革命中学习革命,在建设中学习建设,在改革中学习改革。今天,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依然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但年轻干部也要知道,同样是实践,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总结思考,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只有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使自己主导的实践成为正确的而不是盲目的实践,成为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实践,成为有科学根据的而不是想当然的实践。
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年轻干部真正把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融汇在从政行为中,就一定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来源人民日报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8/718_1631954705149.gif?width=558&size=174651
党史上的今天
1949年
9月17日 周恩来主持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会上代表常委会作关于三个月来的筹备工作的报告,宣布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已经胜利完成,正式大会即将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快要诞生了!根据周恩来提议,新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提交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通过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及秘书长名单。
1965年
9月17日 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019年
9月17日 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共和国勋章”8人,“友谊勋章”6人,国家荣誉称号28人。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举行。
2020年
9月17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进与企业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跨省通办”的措施。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提出140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
——选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8/293_1631954705505.gif?width=558&size=174651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8/937_1631954705856.png?width=1080&size=776422
党员读党史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大家好,我是国家税务总局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党员孙永敏,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1911年,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学生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的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还有学生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走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好,各位听众,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8/716_1631954706453.gif?width=558&size=174651
来源:广安税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