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 | 税海“护堤人”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6/688_1631760568212.gif?width=640&size=6261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6/475_1631760568406.jpg?width=1080&size=106309
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稽查局黄伟团队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6/760_1631760569087.gif?width=300&size=16404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6/659_1631760571309.mp4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6/443_1631760569635.gif?width=300&size=16404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6/971_1631760569880.jpg?width=1080&size=89423
宣讲人:王一帆
http://file.tax100.com/o/202109/16/881_1631760570334.gif?width=500&size=87448
2020年9月28日7时30分,就在全国人民喜迎国庆、中秋双节之际,一场由青岛税务、公安打虚打骗联合专案组精心筹划的异地抓捕悄然展开……
为了这一天,青岛市税务局稽查局副局长黄伟带领团队,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已经连续奋战了200多个日日夜夜。
熟悉税务稽查工作的都知道,实地侦办是突破案件的关键所在。春节期间,正当专案组蓄势待发,准备正月初七奔赴上海等地开展侦查之时,疫情突袭而至。全国各地人流、车流被纷纷切断,侦查工作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怎么办?难道前期的侦办成果就付诸东流了吗?
不法分子多逍遥一天,国家税收收入就多一份损失。专案组多次召开“诸葛亮会”,聚焦难题寻找对策: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实施抓捕,行不行?不行,尚未完全掌控犯罪团伙,不能打草惊蛇。暂时冻结案件,疫情结束后再继续侦办,行不行?也不行。线索一旦断了,将来侦办则无从下手。
难道,我们税务稽查人只能被动等待吗?
就在此时,上级又下达了一项新的任务:不法分子利用抗疫税收优惠政策和办税便利大肆虚假申报,影响了国家的复工复产政策实效,干扰了正常经济秩序。市局党委要求稽查迅速出击,重任又交给了黄伟团队。
旧案子尚未了结,新任务亟待完成。疫情限制了出行,原来蹲点摸排、实地侦办的信息拿不到,监控嫌疑人的链条断了。有着10多年稽查经验的黄伟,面临过无数次的挑战,但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样,让他异常的焦虑。在那几天里,本来话就不多的他,更加沉默少言。
2月20日,总局王军局长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提出了“数据服务大局要尽力”等“四力”要求,这既为黄伟和专案组指明了方向,也为他们突破难题提供了智慧源泉。
是啊,出路就在大数据。回想近年来的双打工作,正是依靠税务、公安、海关、人民银行四部门协作机制,青岛成立了全国首家入驻税务部门的“联合办案指挥中心”,发挥大数据共享的威力,实现了打虚打骗“快、准、狠”。2019年,成功破获“中字头”企业煤炭全链条特大虚开案,被公安部评为十大精品税案。
当前的突破口,就是要升级四部门协作机制,寻找新的信息源头,拓展大数据应用,填补疫情造成的监管空白。
一场攻坚战就此打响。
疫情限制了犯罪分子的流动,但限制不了资金流动和票证传递。专案组第一时间联系了外汇管理局和公安反洗钱部门,获取嫌疑人资金流动信息;与快递公司建立合作机制,共享涉案分子物流信息。在全国率先将四部门合作版图,拓展到了外汇管理、公安反洗钱和物流领域。
通过资金流,他们勾画出不法分子的资金交易网络;通过物流信息,找到了不法分子的藏匿窝点。青岛市税务局当即决定,阻断正在实施的虚开行为,只待疫情缓解、条件允许,专案组随时实施抓捕。犯罪分子自认为“技高一筹”,殊不知,在税务稽查人面前,他们早就成了“透明人”。
黄伟和战友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适应疫情形势的信息化战法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市局党委决定乘胜追击,要求全力推动“六稳六保”,特别要在保障外贸行业渡过难关的同时,坚决打击不法分子骗取出口退税,维护好税收秩序。黄伟团队又一次扛起了攻坚重任。
骗税定性难是个老问题。了解出口退税业务的同志都清楚,骗税常与买单配单相伴,但有些骗税案件,如果找不到真实货主,就无法认定为假出口,只能定性为处罚较轻的违规申报退税。
这也是黄伟多年来的一个心结,他暗暗下定决心:打,就一定要打痛;攻,就一定要攻克!
此时,涉嫌买单配单骗税的“7·15案件”成为他攻关的重点。在这起案件中,几家经营服装出口的企业,疫情期间申请退税不降反增,排查发现企业的经营人员竟从未踏入青岛半步。在专案组看来,这是买单配单骗税行为的一贯做法。疑点很明确,关键是如何找出真实的货主。以往查找货主,依靠海关报关单,但报关单的货主信息有时也会失真。
黄伟带领专案组积极拓宽信息源,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最终从海关的舱单信息中找到了真实货主,发现涉案企业根本不是出口方,而是冒用了他人的出口报关信息。骗税分子的“狐狸尾巴”终于揪住了,定性骗税板上钉钉。
获知这个消息后,公安税侦大队的战友高兴地说,“冒着危险抓捕骗税嫌疑人,最担心犯罪分子难以准确定罪,得不到应有惩处。现在手里有了杀手锏,办案信心更足了”。
连续两次突破,让黄伟团队找到了疫情防控常态下打虚打骗的发力方向,就是高效运用大数据和部门协作机制。
站在市局办公楼上眺望大海,黄伟心潮起伏,原本游人如织的海滨,现在空空荡荡。
谁又能想到,就在这众志成城、全民战“疫”的非常时期,一些不法分子竟然还敢向国家税收伸出黑手!黄伟不由得攥紧拳头:只要不法分子胆敢伸手,无论千难万险,一定要将他们绳之以法!
他的思绪又回到了2018年。
那一年,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的虚开案源,黄伟第一时间带队出击,没想到涉案企业早已人去楼空,专案组一记重拳打到了空中。
那这些企业到底在哪里?他们还在青岛吗?他们是一伙的吗?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黄伟和战友们开始逐个分析、逐个突破。最终,他们综合运用电信运营数据和发票数据,从零散的虚开企业中甄别一个个虚开团伙,将虚开的发生地准确区分为本地和外地,同时实现了对虚开窝点的精准定位。由此,集“甄别、区分、定位”于一体的“三项技术”初现雏形。
当时,他们运用“三项技术”,判定虚开团伙正在济南某小区内活动,嫌疑车辆的行踪也明确指向该小区。于是,专案组再度重拳出击。
然而,在侦查的最后环节,意外出现了——在小区物业的车辆进出系统居然没有找到任何记录。热心的物业经理跑前忙后,帮着找监控、问邻居,也没有获得有用信息。
一时间,大家焦急万分。准备了这么长时间,预案做了一套又一套,是前期的基础信息不准确?是“三项技术”算法有缺陷?还是侦查方向有问题?有的同志还建议干脆收兵回青,再做打算。
尽管困难摆在面前,但黄伟对“三项技术”坚信不疑。他有条不紊地安排同事们全面复盘,连夜开展蹲点摸排,再次确认虚开团伙和嫌疑车辆就在这个小区内。
通过政策攻心、法律威慑,真相浮出水面,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小区的物业经理居然被犯罪分子收买,对车辆进出系统做了手脚。障碍有效排除,主犯成功缉拿归案,“三项技术”得到了充分验证。总局决定在全国税务系统推广应用。
王军局长在听取青岛税务“三项技术”专题汇报后,欣喜地说:实践证明,“三项技术”是打击虚开的“杀手锏”,是社会共治的“粘合剂”,是解决征管难题的“金钥匙”。
疫情期间,专案组充分发挥了“三项技术”大数据和部门协作的核心优势,相继突破了涉及外贸服饰、农副产品、家具家电等行业的多起重大案件,在深圳、在厦门、在宜春等全国10余个城市,为犯罪嫌疑人布下一张张无形的大网。
2020年9月28日,收网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经过公安与税务部门联手行动,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涉及申报退税金额2.3亿元。
而这,只是青岛税务稽查人破获案件中寻常的一次。
机构改革以来,他们成功侦破了一批全国性大案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49名,投案自首12名,查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2.88万份,涉及金额605.21亿元,挽回税收损失99.6亿元。
疫情防控常态下,税收构筑了调控经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千里长堤,护佑着亿万人民的美好生活。然而,再坚固的大堤,也经不起风浪日复一日的侵蚀。以黄伟为代表的青岛税务稽查人无惧风雨、忠诚担当、敬业奉献,他们,是税收事业的“护堤人”,是捍卫市场经济秩序最可信赖的人。
历尽天华成此景,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打虚打骗的累累战果,使命在肩的黄伟团队顾不上庆祝,又迎着风雨奔赴新的战场。在维护税收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他们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勇于亮剑、敢打硬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