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线上学】红色精神特辑(十一)塞罕坝精神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31/940_1630417504980.png?width=25&size=660编者按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31/264_1630417505235.png?width=25&size=660
习近平总书记8月23日下午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考察调研时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本期红色精神学习为大家介绍“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31/931_1630417505487.jpg?width=1080&size=298794
塞罕坝林场是河北涌现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半个多世纪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塞罕坝人铸就了“终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塞罕坝精神体现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塞罕坝林场几代党员干部和职工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践行着对党的绝对忠诚。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塞罕坝精神体现了推进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坚持生态优先,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塞罕坝精神体现了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面对高寒、高海拔的恶劣自然条件,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不仅克服了吃、住、行、医等生活难题,而且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关,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创造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鲜活经验。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做到困难面前不低头,矛盾面前不退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打攻坚战。塞罕坝精神体现了久久为功的执着信念。塞罕坝从茫茫荒原到绿色海洋,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是一部持之以恒、不懈奋斗的传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沉下心来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
*本期内容来源新华社、《上海支部生活》(2021年第04期);
图片来自中宣部宣教局&人民画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