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扶持“非遗”产品焕发生机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7/526_1629149125375.jpg?width=720&size=45943出坯、斩头、化坯、箍坯、栏头……东阳木梳有着千年历史,因制作时需要18样别具一格的工具,历经18道复杂工序,故被称为“十八样”,在2009年被列为东阳市非遗项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东阳木梳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传承都一度成为问题。
好在近年来,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为非遗产业注入了新动能,极大地鼓舞了手艺人扎根行业、传承技艺的信心,也让东阳木梳焕发出了新活力。
关键时刻,选择传承
2015年,出生在“百工之乡”浙江东阳的陈浩归偶然了解到,拥有千年历史的东阳木梳,传承者却仅剩一位80多岁高龄的许立仁先生。他毅然拜师,苦心潜学。2018年大学毕业后,当时仅21岁的陈浩归成为这个“百工之乡”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并回到东阳成立了浙江梵沐记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专攻东阳木梳的传承、发扬和创新。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7/573_1629149125730.jpg?width=720&size=46992
回忆起创业初期,陈浩归记忆犹新,“刚开始创业,一直担心公司的注册、涉税事项办理这些问题。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使一切都很方便、快捷,让我的创业之路顺畅很多。”
公司注册后,陈浩归将生活细节融入木梳,让传统手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用创新发扬手工木梳,设计的多个产品申请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并让“梵沐记”这个木梳品牌慢慢走进大众视野。
逐渐取得市场认可后,税费又成了陈浩归担心的新问题。东阳市税务局了解到陈浩归的需求后,给他送去了一系列相关的税费优惠政策。“对当时的我来说,这就像一场及时雨一样,大大增强了我的创业信心。”陈浩归说。
据统计,2019年,各类优惠政策叠加后,“梵沐记”全年享受减税3万多元。
一把木梳,几经波折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7/431_1629149126012.jpg?width=1080&size=137953
春节原本是木梳销售的旺季,返乡的游子会添置几件作为寄托,外来的旅客也挑个几件作为回乡货。但2020年初,疫情来袭,刚起步的“梵沐记”订单骤减,人员、物流不通,库存堆积,这让陈浩归压力剧增。
东阳市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通过电话、微信、“云课堂”等方式,及时给陈浩归宣传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税费优惠政策。据统计,疫情期间,“梵沐记”仅享受房土两税减免及社保费减免优惠政策就累计达10余万元。
“艰难时刻,税务部门送来的一系列支持复工复产的税费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减轻了我们的压力。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为此我们特意打造了玉兔拢月木梳,寓意圆满安稳。”陈浩归说。
重新出发,砥砺前行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7/702_1629149126480.jpg?width=1080&size=125306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年初疫情停工影响还未完全褪去,夏季汛情接踵而至。2020年8月4日,台风“黑格比”横穿东阳,江岸决堤,洪水肆虐,“梵沐记”新建厂房几乎化作“一片汪洋”。
“整个厂房淹水近两米,当时所有的原木木料、电子机械、已打样的新品都淹没水中,有些甚至被冲走。”一直来的努力,一夜间化为狼藉,陈浩归一筹莫展。
洪水还未完全退去,东阳市税务局第一时间深入企业,实地核查受灾情况,为企业送上遭受自然灾害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针对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纳税申报处理等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辅导。税务工作人员还告诉陈浩归,可以向税务部门申请办理延期缴纳税款,以解企业燃眉之急。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压迫感让我无所适从,但也发现我一直不是孤身一人,我身后有很多依靠,陪我渡过难关。”陈浩归说道。
据了解,经过半年多的恢复,“梵沐记”早已走出灾害的阴霾,今年截止7月就已经接到200万元左右的订单。
“‘梵沐记’运营以来,我们的生产地从80多平扩大到4000多平,月平均销售木梳从十几把增长到一千多把。这是发展的三年,是逐渐被认可的三年,也是税务部门一路陪伴的三年。我们将不忘初心,坚守匠心,让东阳木梳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陈浩归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来源:金华税务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7/915_1629149126941.jpg?width=720&size=328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