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8日】李旭红: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
作者:曾金华 来源:经济日报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1/481_1628671284396.png?width=600&size=9479
税收制度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收入方面,重点是有效发挥收入政策作用,进一步完善现代税收制度。
“财政收入要把握好规模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从规模上看,必须筹集到足够的财政收入以满足政府治理的需要。”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给国内外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中十分重要。“保障基层财政稳定将是‘十四五’时期财政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其中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推进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改革等,有利于拓展地方收入来源。”李旭红说。
李旭红认为,为了保障财政可持续性,我国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是必要的,既保障了必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维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公共保障能力,同时也能持续发挥减税降费对于市场主体的激励作用。
“从质量的角度以及全球税制发展的趋势看,‘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维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减税降费将着力于提质、优化,特别是进行结构性减税降费,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促进税制结构更为均衡,实现质量提升。”李旭红说。
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李旭红认为,首先要关注税制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问题,“新时期提升我国竞争力的重要发展路径是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夯实我国的制造业基础。因此,税制改革和减税政策将以促进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为重要切入点”。
其次,要关注税制与促进社会公平的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健全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新时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发挥直接税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特别是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李旭红说。
再次,要关注税制与环境和谐的问题。李旭红认为,“十四五”时期,需要持续深化绿色税制改革,探索由增长驱动型税制向环境友好型税制的转变。
“当然,作为环境友好型税制,无法由单一的税种承担所有的功能。我国应该全面统筹企业所得税、资源税、消费税、环境保护税等多个税种,充分发挥绿色低碳税费制度的作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李旭红说。
本文原载于《经济日报》2021年4月18日 4版“如何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
记者:曾金华
查阅原文,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