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我局在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交流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207_1628564752185.gif?width=640&size=12873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601_1628564752326.png?width=30&size=1456
为深化政府会计改革,我市将完成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转换作为检验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和预算管理水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利契机,积极谋划、多措并举,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推动全市《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实施工作。截至2019年6月末,我市共有2364家预算单位完成了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转换实施工作,取得了预算单位政府会计制度转换率100%、信息系统升级率100%、新账核算开展率100%的成果。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593_1628564752402.gif?width=640&size=166663
一、主要做法
为实现我市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转换实施工作全覆盖,我局高度重视,聚焦宣传发动和组织保障两个工作重心,从八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发布落实意见,加强指导推广。
我局印发了《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关于落实〈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实施工作的通知》(深财会〔2018〕77号)、《深圳市财政委员会转发〈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的通知》(深财会〔2018〕92号)、《深圳市财政局关于做好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实施验收工作的通知》(深财会〔2019〕62号)等文件,指导市区各单位开展转换实施工作,推进了市区各单位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是提高认识,强化主体责任。
要求各区、各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工作方案,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督导(采取按月汇总督导,通过微信工作群通报进度)、形成推进合力,把政府会计制度的转换实施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来抓。
三是试点示范带动,提前夯实基础。
由财政部门督导,在2018年8月前推进完成22家预算单位试点,发现和解决实施问题,形成转换经验和实施范本。提前部署、提前推广,梳理转换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要求单位于2018年11月底完成转换准备工作,夯实转换工作基础。
四是引入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推进。
明确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的工作职责分工,加强业务指导,组建专家团队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专家现场支持、会议座谈、专项研究等方式答疑解惑。鼓励单位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制度转换,协助解决预算单位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会计学会和社会力量(专业机构)的理论先导、政策宣传、知识传播、桥梁纽带和业务指导作用。
五是加强宣传,强化培训指导。
采取组织市区两级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专题培训、开设财政部门官方网站专栏、设立咨询热线电话、建立工作微信群组、刊发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指导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实施制度转换工作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技能。
六是落实经费保障。
明确各预算单位可将《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实施聘请第三方机构及会计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工作经费列入本单位年度部门预算,加强了制度实施的经费保障。
七是组织全面验收。
建立验收督导机制,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区财政部门全程跟进督办各单位全面施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转换工作,并由各业务主管部门按转换工作验收要求对所属预算单位转换情况进行逐家逐项验收,我局对全市验收结果进行通报。通过全面验收,进一步加强了各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主体责任,推进各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
八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以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为契机,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和绩效管理,加强会计核算与部门预决算管理、绩效管理、资产管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等工作的协调,推动部门单位加快修订完善相关内部财务制度,优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财务数据分析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水平。
二、工作成效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886_1628564752555.gif?width=311&size=37178
一是按期实现全面转换。
我市各预算单位已按期全面完成新账初始化、会计信息化系统改造、双分录并行核算、编制新财务会计报表、预算会计报表等工作。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后,我市各预算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能较为全面地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且能够较为全面、清晰地反映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管理信息等情况。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320_1628564752750.gif?width=311&size=37178
二是厘清部分历史遗留问题。
通过转换实施,我市大部分单位将内控管理内容嵌入了政府会计制度核算系统,对其中涉及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并账、补登工作,实现了内控管理与会计核算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完成“基建账”并入大账工作,厘清了“基建账”新旧科目转换对应关系。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692_1628564752909.gif?width=311&size=37178
三是明晰资产、摸清家底。
通过转换实施,各预算单位进一步明晰资产占有、使用和维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完成了物业资产重新评估入账,梳理了部分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分类管理及核算工作,清理账外物业资产,清查账账不符和账实不符,确保国有资产信息全面完整,并能准确完整地反映资产负债“家底”,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349_1628564753135.gif?width=311&size=37178
四是相关资产总额明显“增加”。
通过转换实施,各单位按照“转、记、补、调”的转换原则、步骤做好转换实施新旧衔接工作,大部分预算单位的资产管理系统与市财政局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实时对接,公共基础设施及文化资产明显增加,全市2019年6月月末资产总额增长21.15%。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107_1628564753308.gif?width=311&size=37178
五是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通过转换实施,推动各预算单位综合运营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系统升级及统一平台打造速度加快,会计报告实用性进一步增强、资产数据更加完整,有利于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单位职能部门工作配合及协调,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并为各单位开展成本分析及核算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进一步发挥政府会计核算功能。
继续做好全市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和政府性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明确核算范围及核算主体,梳理和确定核算内容,真实反映政府性资产的价值。同时加强机关单位运行费用和行政成本的核算准确性,提升行政成本绩效数据分析利用能力,发挥好政府会计核算的积极作用。
二是加强内控建设。
以政府会计制度转换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各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强化预算单位财务管控,推动会计核算与部门预决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绩效管理与评价等之间的衔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经济和业务活动内部控制。
三是加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统一建设指导。
结合我市智慧财政系统建设,指导和引导单位和机构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技术优势,减少人为执行误差,切实增强部门之间价值信息的传递和核算数据的准确,研究开展全部会计核算数据的备份保存和监管。
四是开展对各预算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准则情况的实地检查和实地调研。
了解各单位执行准则制度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指导及纠错,及时向财政部反馈执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五是加强预算单位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实施我市预算单位会计人员全员轮训计划,进一步加大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各单位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业务实操能力、依法履职能力,提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472_1628564753505.gif?width=178&size=108174
来源:财政部网站
编辑:余梦
校对:郭筱彤 曾健
长按二维码
解锁更多精彩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554_1628564753630.jpg?width=258&size=1758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