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丨深圳 “智慧财政”是如何炼成的?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116_1628564728182.gif?width=640&size=1287311月中旬的
第二十一届高交会智慧城市展馆内
多家国内外科技公司的
智慧城市科技项目争奇斗艳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产品经理陈小姐比较忙
她正在给一批批好奇的观众讲解一款
此前不为人知的智慧财政大数据平台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885_1628564728306.jpg?width=400&size=28784
▲深圳市智慧财政大数据平台地图检索示意图。深圳市财政局供图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844_1628564728779.png?width=26&size=636
在这个平台上,以往年度财政收入及支出、国有资产、债务、绩效监控等主题的一堆堆生涩枯燥的资金数字,变成了一个个形象易懂的图表画面。
该平台原型就是深圳市“智慧财政”一体化管理平台。虽然公开展示场合的财政资金数字已被脱敏处理,但观众依然可以窥探到深圳“智慧财政”系统的冰山一角。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211_1628564728864.jpg?width=400&size=26810
▲财政部调研“智慧财政”座谈会。深圳市财政局供图
深圳财政系统正实现由“传统经验型人力管财”向“可数据化智慧理财”的转变,致力于探索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新路径,促进深圳新时期阳光政府建设,践行深圳特区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898_1628564729192.gif?width=320&size=278605
目标
推动财政管理转向可数据化智慧理财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732_1628564729961.gif?width=638&size=54943
随着财政职能定位的提升、业务发展
以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
近年,深圳市财政局原有信息系统
逐渐暴露出诸多不足
首先,系统功能难以满足业务改革需要。原信息系统运行已有12年之久,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其业务流程、系统功能等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财政管理和发展要求。
而且,系统性能不能满足业务增长需要。财政系统年交易量从2006年的20万笔上升到2018年的419万笔,增长近20倍,单日峰值高达28万笔。现有系统架构老旧,瓶颈日益突岀,已无法通过硬件更新、软件升级解决。
还有,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现象突出,无法满足数据共享需要。深圳财政人员在用系统多达20余套,大多基于不同技术架构,导致系统数据共享困难、运行维护难度大,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各区财政绝大部分信息系统独立运行,无法支撑市区财政一体化。原来的市区业务系统单独部署、业务各有特色,系统管理缺乏统筹,多头改造导致数据无法统一。
针对这一现状
从2018年开始
深圳市财政局提出
信息化建设三大发展目标
首先是实现从“传统经验型人力管财”向“可数据化智慧理财”转变。“智慧财政”项目总体设计遵循“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全新职能定位,聚焦财政业务的流程优化再造和系统整合,以主流互联网分布式技术为基础,通过微服务系统架构,推进27个财政业务版块的统一建设、部署和实施,以特区精神和深圳质量的高标准打造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由“传统经验型人力管财”向“可数据化智慧理财”转变。
其次,响应“四端”需求,坚持“四化”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智慧财政”项目积极响应财政干部端、预算单位端、社会公众端和宏观决策端“四端”需求,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数据化”的“四化”理念规划实施。
还有,助力新时期阳光政府建设,践行先行示范使命担当。深圳“智慧财政”一体化系统在财政部出台的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框架下,探索更科学、更智能的现代财政管理新模式,将财政资金申报、审批、审计和绩效评价全生命周期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业务全覆盖、流程全记录”和“向下看全透明、向上看可追溯”,运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大大提升政府资金使用的质效。
亮点
财政全量业务数据可管可监可用
在明确发展目标后,深圳市财政局通过公开招投标选取了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平安”)为“智慧财政”项目合作开发单位。中国平安近年来在金融科技领域发展迅猛。双方约定在“智慧财政”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助力提升财政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深圳市财政局“智慧财政”项目组执行负责人罗介平给笔者展开了一张“深圳财政业务全景图”,上面布满各种流程分解表,每一个表上的字都细小如蚁。正是这张全景图,形象诠释了“智慧财政”的一体化运行思路:业务全覆盖、流程全记录,流程、数据、绩效、内控、安全“五位一体”,信息孤岛彻底革除。
除了创新一体化管理模式外
“智慧财政”项目建设的另一大亮点是
着力建设泛财政大数据中心
↓↓↓
数据是“智慧财政”有效运行的细胞,也是“智慧财政”的宝藏和未来。深圳“智慧财政”大数据应用基于泛财政大数据中心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对数据采集、清洗、加工后进行存储,结合财政业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按不同层级、不同主题进行分析和展现,形成了涵盖大数据外平台、大数据内平台、决策支持平台、数据资源应用平台的四层数据应用体系。
大数据平台的亮点之一,是数据全面,汇聚项目库、预算编审、预算执行、国有资产、债务、基金等财政全量业务数据,以及银行、税务、人社、教育、人居、医疗等第三方交换数据,并运用网络爬虫等技术在互联网挖掘公共数据。
另一亮点,是可实时动态监控。据了解,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采集专项资金全生命周期运行数据,在此基础上,“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成为现实,从而推动财政领域强调数据质量提升、重视分析结论的闭环应用,为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决策提供充分可信的数据参考。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338_1628564730145.gif?width=30&size=11342
借此大数据平台,下一步或可全面分析公共支出绩效。据悉,通过采集财政投入项目的税收、人员社保、用水用电等外围数据,大数据平台可以比对分析资金投入成效,深入开展财政资金经济效益分析,从而科学优化支出政策。而利用财政业务数据融合产业资金、税收等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不断优化数据模型,可以科学预测未来收支规模,服务财政中长期城市治理。
这在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两大工作中体现尤为明显。新的“智慧财政”系统通过对预算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先谋事后排钱”“智能评分代替经验型审批”,力戒预算编审的粗放性和无序化;通过对国有资产实行大数据全景式管理,从“管审批转为控风险”,避免家底不清和资产沉睡。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256_1628564730285.gif?width=364&size=415210
在实现业务全覆盖、流程全记录的基础上,深圳“智慧财政”系统在多个方面迈向财政管理的现代化。
比如,推动以“流程为主线”向以“数据为核心”转变,加强数据采集和分析,打造“数字财政”;将规范性文件和工作制度在系统中进行固化,提升工作规范化程度,打造“法治财政”;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实时监控,提高资金与业务的透明度和可溯性,打造“廉洁财政”;以“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为目标,以绩效指标库建设为核心,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打造“绩效财政”;以及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新技术,对预算编审、绩效管理、风险监控、预决算等业务进行智能分析与辅助,打造“智能财政”等。
成效
成为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工作现场会案例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679_1628564730665.gif?width=638&size=54943
智慧
财政
以财政资金运行为切口,具有政府职能运行“内窥镜”和“预警器”的功能,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加力,体现出先行示范意义。智慧财政已上线大数据分析平台、资产管理系统、会计人员综合管理平台等子系统,预算项目库管理系统、预算项目编审系统等也正在试运行,共计27个子系统将于今年12月至明年1月全面整体上线。
除了上文详细介绍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智慧财政”资产管理系统也有不少亮点,它包括“一大两小”两部分: “一大”指资产大数据平台,用数据可视化形象展示深圳市国有资产全貌。“两小”指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日常管理系统和资产动态监管系统,覆盖全市近3000家行政事业单位,多维度动态展示深圳市国有资产全貌。
而深圳市会计管理综合平台2019年4月24日上线,截至10月31日,累计点击量多达4200万次,访问人次287万人次,微信服务号关注152477人,登录用户203824人。
目前,深圳“智慧财政”系统已对接近3000家预算单位、91家非税收入单位、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9家商业银行以及市人社部门、发改部门和政府采购中心等业务关联部门。预算、资产等模块已全面覆盖深圳9个行政区和2个功能区,一键查询、一键生产报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纸质单据“0”传递;会计人员综合管理平台提供移动化、智能化服务,未来将提供粤港澳三地互认服务。
“智慧财政”系统首先是对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部署的及时响应。另一方面,深圳率先打造的“智慧财政”系统,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今年10月中旬,财政部专题调研组来深调研该项目后,认为项目在统筹效率、建设方式、呈现质量和业务探索上贡献了很好的经验,充分体现了深圳特区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今年以来,全国有30多家财政部门前来学习深圳“智慧财政”项目。
据了解,11月29日,中央网信办在广东省召开“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暨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工作现场会”,“智慧财政”作为“数字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五个案例之一,被会议推介经验。
对话:深圳市财政局局长汤暑葵
深圳“智慧财政”力争打造成全国标杆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284_1628564730843.gif?width=638&size=54943
日前
就深圳“智慧财政”项目建设
深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汤暑葵接受了专访
↓↓↓
Q
为何在此时推出深圳“智慧财政”系统?
A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对深圳探索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现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等。
深圳财政部门正在开展“智慧财政”项目建设,就是对这一路径的实践,也是对深圳“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响应与主动参与。
财政在国家治理中有着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财政数据最能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因此,财政部门运用大数据探索提升部门管理水平、城市治理水平,既有先天优势,又责无旁贷。在推进治理现代化方面,我们不仅有制度创新,也有技术应用,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治理现代化赋能。
Q
“智慧财政”系统与其他系统有何不同?
A
相比很多直接和市民们打交道的部门,财政部门直接面向市民的业务并不多,没有很强的外部需求和倒逼形势,建设“智慧财政”完完全全是自我改革、自我加压。
建设“智慧财政”,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花了很大的力气,不是简简单单地从1.0到2.0,而是全面重构。不是单纯地为了建系统而建系统,而是要打造业内标准。不是简单地给系统贴一个“智慧”或者“大数据”的标签,而是真正想在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做出精品,力求为全国财政现代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领先样本,同时为深圳市“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贡献高质量的业务拼图和实施经验。
Q
深圳版“智慧财政”有哪些优势?
A
深圳版“智慧财政”有如下优势:
首先,“智慧财政”将推动“传统经验型人力管财”向“可数据化智慧理财”转变。深圳财政全面重构“数字化”财政业务流程,开发以“数据”为核心的“安全、智能、开放”的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依托平台推进“服务型、决策型”财政建设。
其次,深圳“智慧财政”积极响应财政干部端、预算单位端、社会公众端和宏观决策端“四端”需求,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数据化”的“四化”理念,对业务办理流程、资金监管模式、权责实现方式进行全面优化,推动财政工作制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逐步迈向新时代和新形势下的现代化。
第三,深圳“智慧财政”本着“流程不是重点,数据是重点;数据集中不是关键,分析是关键;数据分析不是目的,应用是目的”的先进数据治理理念,将在泛财政数据分析和应用上扎扎实实下功夫,通过对数据的深入研究来“知过往所不能知,为过往所不能为”。
此外,深圳“智慧财政”将给预算单位和社会公众带来便捷、友好的应用场景。项目库365天开放、即时审批;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不用再通过纸质单据传递;出具报表更方便,财务核算决算报表可以一键生成等。
聚焦
深圳“智慧财政”系统如何炼成?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209_1628564731252.jpg?width=38&size=675 短短14个月内,深圳“智慧财政”项目为何可以高质量“炼成”?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732_1628564731401.jpg?width=38&size=684
时间回到2018年8月,深圳市发改委批复深圳市财政局“智慧财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9年10月,深圳市财政局“智慧财政”系统的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开展上线试运行。
该项目负责人罗介平总结:
顶层设计领先、管理模式先进、领导重视、执行有力是项目建设成功的关键。该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局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智慧财政”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智慧财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定总体规划、重大业务流程变更、经费开支、项目招投标等事项;由项目甲乙双方骨干组成的工作组高效决策、强化执行,通过前线指挥部、周例会、专题会等沟通机制,确保庞大的系统工程推进时能够“千头万绪,但有条不紊”。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332_1628564731524.png?width=35&size=313
“智慧财政”还构建了多维安全体系,覆盖项目建设监督、业务安全规范、技术安全保障,此外,使用Gitlab、神兵等专业的信息化软件管理项目进度、文档、测试以及版本发布等工作,实现“用信息化管理信息化”。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733_1628564731608.gif?width=116&size=33504
END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343_1628564731707.gif?width=116&size=33504
“智慧财政”大家庭在此:
“高富帅”概览
“潮”的大数据平台
“炫”的资产管理平台
“萌”的会计管理综合平台
“龙头”的预算项目库管理系统
“枢纽”的预算编制系统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余梦
校对:郭筱彤 曾键
长按二维码
解锁更多精彩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930_1628564731989.jpg?width=258&size=1758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