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国有资产首次“亮家底”!区财政局主动接受监督
作为深圳市中心城区,福田区国有资产规模究竟有多大?管理情况如何?这些疑问,都可以在日前审议通过的《深圳市福田区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中找到答案。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征程中,当福田区首份国有资产“家底”被公开在阳光下,福田区不仅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全口径、全覆盖的“明白账”,更宣示了新时代背景下,福田区坚定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管好用好国有资本、更好地服务于福田高品质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福田区财政局主动接受监督,推动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体现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展示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和落实成效,正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1:“担当”
主动接受监督 亮出全区首份国有资产“家底”
10月25日,福田区财政局局长罗希德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书面汇报了《深圳市福田区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并口头汇报了《深圳市福田区2018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专项报告》。
自今年3月起,区财政局组织全区170余家单位,历时7个月,经两次征求意见、十余次修改完善,起草完成两项报告共两万余字、50余页,深入挖掘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16条。
同时,区财政局主动配合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城资工委开展专题调研和报告预审,积极听取区人大领导和代表的工作意见,有力推动了福田区政府首次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为福田区国有资产报告制度落实见效起好头、迈好步。
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指导下,福田区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力度,探索建立全面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使国有资产更好地服务发展、造福于民,为福田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提供坚实保障。
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区国有资产总额(国有自然资源只统计实物量,暂不统计价值量)443.89亿元,负债46.60亿元,净资产397.30亿元,国有资本总量410.69亿元。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297_1628564708807.png?width=1080&size=82418
福田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福田区政府首次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关键词2:“改革”
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助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动接受监督,敢于“亮家底”的底气,源于福田区财政局对国有资产长抓不懈的管理。
近年来,福田区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今,备受关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大部分主体工程顺利封顶,加速促进相关信息技术龙头企业集聚,形成“总部—成长型—初创型”企业协同发展生态圈,打造湾区创新总部基地和智能产城社区。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方面,通过创建“福田CBD+N支撑地”模式,积极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地建立对接联系机制,突破产业空间紧缺瓶颈。
贯彻落实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战略部署方面,联合组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与深投控公司、深业集团联合推进合作区深方区域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平台搭建、资源整合与运营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推进重大投资项目方面,紧跟市属国企发展步伐,参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推进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项目,培育良性知识产权运营生态;组建福科产业运营管理公司,构建深圳智能制造中心。
民生保障方面,区属国企运用多种方式全力宣传扫黑除恶工作,积极参与跨年夜、深圳时装周、高交会等重大活动安保,扎实推进福安小区城市更新、华富村旧住宅区改造等旧改棚改项目,极大提升中心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523_1628564709171.png?width=1080&size=131032
福田区属国企推动南华村棚改项目。
福田区财政局还积极深化区属国企改革。顺利完成区属国企公司制改制、国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同时,推动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启动《深圳市福田区属国有企业薪酬管理规定》《深圳市福田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起草工作,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3:“创新”
创新资产管理手段 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要购置一批办公椅,先登录内控系统,查看该单位办公用品可配置数量、价格等指标,做好预算再申请经费购买。单位相关资产闲置、存量情况也详细记录在案。
在福田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关制度、标准被嵌入信息化平台,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互联互通、全程留痕。
登录福田区财政局内部控制管理系统,记者看到,在这个智能化平台上,预算、支出、采购、合同、资产管理等信息一目了然,有效避免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
福田区财政局严格执行《深圳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深圳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废处理操作规程》等文件规定,建立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搭乘大数据的列车,福田区创新手段、积极作为,率先打造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形成了涵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并将逐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事前控制、事中监管、事后评价”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借助信息化手段,我们从源头介入,实现资产全流程管理,有效改变了以往资产管理事后监督、各行其是的情况。”据福田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区属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部署,福田区于今年6月正式印发《关于建立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福田区财政局迅速行动,于今年7月推动设立资产管理科,负责牵头全区170余家资产管理主体落实国有资产报告工作。
在严格执行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的基础上,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区对标一流、提高标准、压实责任,在建立资产管理体制、规范资产处置管理、组织资产培训等方面,推出一项项有力举措。
福田区财政局敦促各行政事业单位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防止单位违规擅自处置国有资产;明确资产处置审批权限,严控资产处置方式,规范资产处置行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为积极应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资产管理的新挑战,该局组织区属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培训,并对教育系统等单位开展专题培训,有效提升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669_1628564709643.png?width=800&size=62536
区财政局组织17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培训工作。
关键词4:“升级”
继续深化改革 推动资产管理提质升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福田区国有资产管理和报告工作提质升级。”福田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该局将持续加强国企监管制度建设,加快出台符合福田国资实际、改善国资监管现状、创新区级国资监管模式的制度文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拓宽国企业务领域,加快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全面提升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圆满完成区委区政府全力打赢城市更新攻坚战等重要任务,进一步满足群众住房和基本公共配套的需求,为福田区扩展产业空间、创造经济价值作出积极贡献。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10/674_1628564710041.png?width=1080&size=106693
福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舒毓民听取区财政局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的汇报。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福田区将逐步完善制度体系,促进资产管理理念与水平双向提升。在优化完善该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物联网技术,探索资产实物管理与账务管理有机结合;更新升级该区内部控制改革管理平台,紧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探索人工智能成果在资产管理领域中的示范运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提升分析能力与预测能力,增强资产管理可预见性与针对性。
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福田区将认真落实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加快厘清该区自然资源国有资产底数,推进资源保护、利用与治理全面升级。
此外,福田区将加快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加速各项监督成果运用与落实。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追究和问责,倒逼管理主体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大力提升国有资产的配置、运行、使用效率。推动更深层次报告结果运用,将报告工作与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绩效监督相结合,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主体重视程度,增进资产管理实效。
来源:读特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