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策君 发表于 2021-8-6 06:15:07

賨读党史 税月同行 | 立足百年新起点,百名党员读百年(四十二)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06/359_1628201705080.gif?width=640&size=42890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06/765_1628201705233.png?width=1080&size=566851
铭记重要论述
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纵观百年奋斗历程,人民至上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站稳人民立场,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守住人民的心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它从根本上反对英雄史观和特权阶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坚持群众史观,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依靠群众”要求一切工作从人民群众实际出发,二者在根本上是相统一的。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人民属性。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依然和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起着决定作用。需要看到,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某种程度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丢掉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精神动力,动摇了为人民谋幸福的理想信念,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党群关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中国共产党只有继续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创造更加辉煌伟大的历史。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基础上,在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与思考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依靠人民群众谋求发展,发展成果真正由人民群众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人民持续参与日常政治生活全过程,它的特点是把民主的要求贯穿于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与全部环节,“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真正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贯通起来,是一种全环节、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也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穷二白、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百年实践向世人证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优越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就要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已成长为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承载着过去一百年的辉煌历史,正向着第二个一百年继续奋进。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在新征程上,只有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06/225_1628201705377.gif?width=558&size=174651
党史上的今天
1973年
8月5日-20日 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

1988年
8月5日-8日 国家科委召开全国第一次“火炬”计划工作会议,以此为标志,全国“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火炬”计划是进一步开发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中的高新技术成果和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八六三”计划的成果,使之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

——选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06/420_1628201705678.gif?width=558&size=174651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06/745_1628201705899.png?width=1080&size=847919

党员读党史
先行者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大家好,我是国家税务总局华蓥市税务局机关第二支部党员曾晓芳,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先行者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故事。
1889年10 月 29 日,李大钊生于河北乐亭县。1907 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 年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 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 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彼时的中国,正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仁人志士都在思索,中华民族的路在哪里?中国人民的明天在哪里?1917 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苦苦探求中国未来道路的李大钊备受鼓舞和启发。
李大钊写出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表达着他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求索与呐喊。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写出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成为我国第一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迅速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此,他开始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人生实践。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监狱时,李大钊曾和家人见过最后一面,他的女儿李星华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种“伟大的力量”,就是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1927年4月28日临刑前,他对其他19位革命者说“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得到光辉的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好,各位听众,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06/538_1628201706742.gif?width=558&size=174651
来源:广安税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賨读党史 税月同行 | 立足百年新起点,百名党员读百年(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