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 声入人心(第17期):跋涉万水千山 巾帼奔赴延安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06/369_1628187392458.jpg?width=1056&size=88750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史学习入耳入心,防城港市税务局举办“诵读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最美声音征集评选活动,引导广大税务干部职工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争做时代新人。现将征集的优秀作品在“百年党史 声入人心”专题中刊登,“声”临其境,汲取奋斗力量。
诵读篇目:《跋涉万水千山 巾帼奔赴延安》
诵读者:防城港市税务局 郑宇辰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06/739_1628187392903.gif?width=276&size=61143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跋涉万水千山 巾帼奔赴延安
从1938年1月初至1939年4月,防城中学多批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唐桂芬、陈瑞英、刘素珍、潘玉珍、张秀翰五位“姐妹”就历经磨难,最终成功到达延安参加革命。
1939年3月,陈瑞英准备和姐妹北上延安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时,父亲并不同意。两人彻夜长谈直到拂晓,她父亲翻身假装睡着,却露出了装着钱和手枪的枕头箱。陈瑞英顿时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她将两把手枪别在腰里,拜别亲人,毅然踏上了北去之路。另一位姐妹潘玉珍当时被父亲强迫嫁给一位国民党军官,她本打算以死来抗争,当得知几位同学准备去延安的时候,就立刻决定和他们一起。几人一路辗转经越南河内、过安沛、到老街,再进入中国云南的昆明,折向贵州往重庆,向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进发。
到延安后,姐妹们聚集在宝塔山下,饮延河流水,穿粗布军装,吃小米高梁,住黄土窑洞,从追求进步的青年女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战士。反对包办婚姻的潘玉珍,也在革命队伍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解放后,潘玉珍作为新中国驻塞浦路斯特命全权大使的夫人,为祖国开展外交,履行光荣的使命。
在那个年代,为什么成千上万的进步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奔赴延安?正是因为她们充满理想和抱负,有着昂扬向上的革命斗志。这样的斗志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努力,用行动实践心中的信念。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06/825_1628187393026.png?width=601&size=10243
http://file.tax100.com/o/202108/06/498_1628187393346.gif?width=637&size=2984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