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策君 发表于 2021-7-19 12:20:34

广西公开曝光10起虚开骗税典型案件

为严厉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行为,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引导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公众提高遵从税法的自觉性,营造协税护税的良好氛围,优化广西营商环境,国家税务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驻广州特派员办事处、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南宁海关、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于2021年7月15日在国家税务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园湖办公区联合召开2021年广西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公开曝光近两年广西查处的10起虚开骗税违法犯罪典型案件。这10起违法典型案件是: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904_1626668431997.jpg?width=1080&size=109719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823_1626668432094.jpg?width=1080&size=70631
广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赵汉臣主持新闻发布会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323_1626668432218.jpg?width=1080&size=82814
国家税务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总会计师叶春生发布查处的十大案件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767_1626668432313.gif?width=480&size=41450
一、罗剑钧、童向奇、罗志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经柳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柳州市税务局稽查局侦办查明,2016年至2019年期间,罗剑钧、童向奇、罗志峰合谋在柳州市先后注册成立柳州市湖峰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峰公司)、柳州市良雄物资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雄物资公司)、柳州市七剑峰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剑峰公司)等公司,并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以支付票面金额3%-4%的手续费的方式,用上述公司的名义通过中间人刘某采取票货分离的手段,从广西博东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取得品名为白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进项抵扣税额。随后罗剑钧、童向奇、罗志峰各自寻找买票客户,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以湖峰公司、七剑峰公司、良雄物资公司名义为买票客户开出品名为煤炭等名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取票面金额9%-13%的手续费,从中牟取非法利益;2016年12月至2019年4月,共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99份,虚开税额达443.65万元。买票客户所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全部在税务机关进行申报抵扣。一审法院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依法判处被告人罗剑钧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三十万元;判处童向奇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二十五万元;判处罗志峰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罗志峰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原判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审判程序合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裁定为终审裁定。
二、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虚开发票案
经防城港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防城港市税务局稽查局侦办查明,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陈基福涉黑团伙控制的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通过虚构经营业务、资金往来、货物运输等手段,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税款494.71万元;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通过伪造或者签订虚假的买卖合同,假报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陈基福涉黑团伙除虚开发票及骗取出口退税外,同时还实施暴力抗法抢劫、聚众斗殴、非法拘禁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2020年10月,一审法院依法对陈基福等51人作出判决,陈基福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一千八百二十五万元;其余50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二十年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或罚金。陈基福等23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法予以维持。
三、赵狄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经贵港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桂林市税务局稽查局侦办查明,2016年至2018年间,赵狄明利用他人的身份先后成立了博白县科诺电子有限公司、贵港市鼎恒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贵港市瑞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2017年6月,通过博白县科诺电子有限公司虚开35份增值税专用发票给盐城万沙电子有限公司,税额55.29万元;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通过贵港市鼎恒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贵港市瑞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取得65份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税款104.16万元。2020年8月,一审法院判决,赵狄明为他人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赵耿明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和罪名没有异议,认罪认罚。
四、广西广盛劳务有限责任公司虚开案

经桂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桂林市税务局稽查局侦办查明,陈勇伙同许屹立、陈力、马健波以广西广盛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名义在没有提供真实劳务派遣服务的情况下,通过与需要发票的客户公司签订虚假的“劳务合同”、“劳务派遣合同”、伪造工资发放表等手段,虚构劳务派遣业务,向需要发票的客户公司按发票金额的2%-3%收取开票费用,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501份,价税合计8041.74万元。2021年1月,一审法院以虚开发票罪,判处陈勇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判处许屹立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判处陈力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判处马健波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四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和罪名没有异议,认罪认罚。
五、广西容县城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虚开发票偷税案
经玉林市税务局稽查局立案检查,已查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广西容县城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多列支出,虚假纳税申报、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发票等手段少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费合计533.33万元。2020年11月27日,玉林市税务局稽查局对广西容县城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下达税务处理、处罚决定,追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费合计533.33万元,并加收滞纳金。对该公司多列支出,虚假纳税申报行为定性为偷税,罚款589.24万元。对该公司虚开发票行为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020年12月,一审法院以虚开发票罪,判处广西容县城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赵孟有期徒刑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同时,法院对赵孟犯开设赌场、敲诈勒索、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罪数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四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六、钦州富仕通科技有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经原自治区国税局稽查局立案检查,已查明,钦州富仕通科技有限公司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没有实际货物交易的情况下,通过制造虚假资金流,并向开票企业支付开票手续费的方式,让广东惠州市南方联创科技有限公司等63户企业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3951份,金额1.37亿元,税额2331.94万元,价税合计1.60亿元,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并实际抵扣进项税额1619.59万元,造成少缴增值税1619.59万元;同时,为钦州联盈公司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22份,涉及金额1.37亿元,税额2343.53万元,价税合计1.61亿元。
税务机关依法对该公司作出补缴增值税、加收滞纳金的税务行政处理决定;并将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查处。2019年12月,一审法院判决,认定钦州富仕通科技有限公司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泽凡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财务负责人赵星明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七、詹国进虚开发票案

经南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南宁市税务局稽查局侦办查明,2020年,詹国进在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邕隆路中石化加油站对面仓库,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情况下,以税控盘、打印机等工具为他人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56份,涉及金额542.89万元,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17份,涉及金额117.89万元。2020年11月,一审法院判决,詹国进为他人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行为,犯虚开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八、何庆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税款发票案
经崇左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崇左市税务局稽查局侦办查明,2017年11月,何庆国以廖健伟、周欢的身份证分别注册成立广西崇左市伟鑫木业有限公司和广西崇左市天润木业有限公司,在无实际生产经营的情况下,虚构产品购销等业务,虚开增值税发票进行谋利。2017年11月10日至2019年1月31日期间,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1868份,开票金额合计1.76亿元,造成国家税款损失2130.67万元。同期,为185家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462份,开票金额1.39亿元,税额2273.80万元,价税合计1.61亿元,造成国家税款损失2273.80万元。2020年1月,一审法院判决,何庆国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税款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何庆国未提出上诉。
九、“6?09”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发票案
河池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原各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查处代号为“6?09案”的团伙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发票案。
经查明,以邱振运、邱建武、詹森林、张金门、詹瑞凡、刘顺兵、詹增福、詹民钦等8人为首的8个虚开增值税发票团伙以赚取经济利益为目的,通过购买空壳公司、购买他人身份证注册空壳公司,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增值税普通发票,在微信、QQ等平台上发布信息,在没有实际业务交易的情况下,对外虚开发票并向购票方收取开票费,共涉及广西西塔姆贸易有限公司等234家公司。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65份,税额10.15万元;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18664份,价税合计共11.67亿元。张金门、詹民钦在互联网上购买假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分别持有伪造的增值税普通发票2142份、750份。
一审法院分别于2019年12月23日、2020年1月10日对“6.09”案25名被告人依法作出判决,其中,詹民钦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发票罪、持有伪造的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四万七千元;詹前波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六万元;詹森林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三千元;张金门犯虚开发票罪、持有伪造的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二万七千五百元;杨德志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二万二千元;黄秋梅犯虚开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黄海平、詹瑞凡、张泽虎、詹增福、张前裕、詹炎明、邱炮城、陈翠、詹雄涛、詹威龙、詹惠容、唐湘宇、刘顺兵、刘国柱、邱振运、邱建武、邱流丰、邱文斌等18人犯虚开发票罪,分别被判处一年三个月至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分别被处以人民币二万至二十三万元不等的罚金;韦安松犯虚开发票罪,免予刑事处罚。
十、刘力扬、何小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经桂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桂林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桂林刘力扬等人挪用公款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立案侦查,已查明,在2013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广西桂林翔宇橡胶机械开发制造有限公司时任法定代表人刘力扬为了将一些没有发票的开销项目进行冲账,及套取公司对公账户资金到小金库账户用于发放职工福利、绩效奖金,同时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及虚列成本少缴税款,指使财务负责人何小春联系他人,以支付手续费10.17万元的方式,在与桂林市强葳商贸有限公司、桂林兴亚强商贸有限公司没有实际发生货物购销或只有少部份货物购销的情况下,取得上述两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6份,金额合计135.45万元,税额合计23.03万元,价税金额合计158.48万元。2019年8月,一审法院判决,刘力扬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何小春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341_1626668432463.gif?width=480&size=41450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905_1626668432559.jpg?width=1080&size=85976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196_1626668432667.jpg?width=1080&size=64874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484_1626668432776.jpg?width=1080&size=87324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839_1626668432889.png?width=1080&size=1003427
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答环节
广西日报记者:请问虚开骗税有什么特点,税务部门在打击虚开骗税两年专项行动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704_1626668433538.jpg?width=641&size=36011
国家税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总会计师叶春生:
当前部分行业和领域虚开骗税案件高发多发,作案手法不断翻新;一些犯罪分子顶风作案,采取假注册、假申报等手段,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团伙化、专业化特征比较突出,高科技违法犯罪趋势明显,特别是利用疫情防控税费优惠政策、“非接触式”办税便利等虚开发票案件不断出现,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税收秩序,危害了国家税收安全和社会公平正义。广西税务部门按照四部委打击虚开骗税两年专项行动工作部署,重点打击没有实际经营业务只为虚开发票的“假企业”,打击没有实际出口只为骗取退税的“假出口”、骗取疫情防控税费优惠政策的“假申报”,“稳、准、狠”地查处了一批虚开发票大案要案,对这些不创造任何实际价值只为骗取国家利益的专业犯罪个人或团伙,以零容忍的态度“露头就打”,靶向整治,让“假企业”、“假出口”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处藏身。同时,通过专项行动营造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对遵纪守法的纳税人进一步优化服务、扶持促进,“不给依法经营者带来些许紧张气氛,不给经济发展增添些许不利影响”,切实维护依法诚信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稳定的营商环境。据统计,自两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税务稽查部门立案检查企业8731户,查结7881户,查实虚开4415户,定性对外虚开、取得虚开发票56.39万份,涉及金额489.77亿元、税额65.53亿元。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及打骗挽损合计30.51亿元。

中国日报记者:今天参加新闻发布会的部门有税务总局驻广州特派办,请问这个部门在打击虚开骗税两年专项行动中负担怎样的职责和任务?在两年专项行动中取得什么样的成效?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575_1626668433782.jpg?width=820&size=54228
国家税务总局驻广州特派员办事处副特派员周家喜:
税务总局驻广州特派办成立于2017年12月,工作范围覆盖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和深圳市“六省一市”,主要承担着跨区域涉税大案要案稽查和工作范围内税务机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情况、税收执法合规性检查等任务。2018年,按照国家四部委的部署要求,广州特派办加入到“六省一市”打击虚开骗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同开展打击虚开发票、骗取退税违法犯罪。
两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州特派办充分发挥跨区域机构的独特优势,与辖区内四部门紧密配合,严厉打击“假企业”虚开发票和“假出口”骗取出口退税等违法犯罪活动,共立案检查企业854户,认定虚开发票等抵扣凭证166627份,涉及金额485.45亿元,挽回税款损失38.17亿元,协助公安抓获犯罪嫌疑人438人,成功查破“猎鲨行动”、“黄金票”、“挖掘机”专案等一系列在全国具有突破性、典型性的大要案件。

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910记者:近年来法院在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和情况方面是怎样的?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425_1626668433886.jpg?width=638&size=34520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周腾:
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涉及的金额巨大,严重损害税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严重危害税收秩序和国家经济安全,对已移送起诉的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案件,全区各级法院要依法从重从快惩处。在量刑上加大惩处力度,所适用的重刑率较其他类型案件高。对多次参与虚开骗税、跨区域行业性、涉案数额大的犯罪分子,一律从重量刑。同时加大财产刑的处罚和追赃挽损力度,消除犯罪分子不劳而获的念想,坚决不让犯罪分子在经济上占便宜。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区法院共审结危害税收征管犯罪152件259人。其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89件151人,虚开发票罪42件80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57人,重刑率22%。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我们看到,一些民营企业因虚开骗税被追究刑事责任,对此,检察机关是如何把握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与保护民营企业的?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957_1626668433966.jpg?width=661&size=3886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二级高级检察官张坚:
打击涉税犯罪,是检察机关的职能及职责所在。近年来,我们发现,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皮包公司、空壳公司假借民营企业名义虚开骗税、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的案例,需要执法、司法机关重拳出击,为国家挽回损失。但是,也确实有部分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走了弯路,虚开骗税,触犯法律,既损害了国家利益,又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对此,我们也从护航民营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意见》,“对于有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为虚增业绩、融资、贷款等非骗税目的且没有造成税款损失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不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性处理”。同时,对于民营企业因虚开骗税等经济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两年内未移送审查起诉或者依法作出其他处理,导致企业长期陷入诉累、影响生产经营的,检察机关持续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工作,监督公安机关查明事实,并依法作出撤案或其他处理决定。截至目前,我们已清理涉税“挂案”188件。近期,我们又印发了《广西检察机关开展涉企案件集中攻坚行动方案》,推动“挂案”清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当代广西记者: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涉税违法犯罪手段不断翻新,请问公安部门如何应对?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302_1626668434113.jpg?width=803&size=532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公安厅经侦总队王远亮副支队长:
记者朋友反映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我们去年查的南宁“3·26”虚开发票系列案,刚才公布的詹国进虚开发票案就是其中之一,犯罪分子利用人像拼接技术突破“人脸识别”实名认证虚开发票,所用手段前所未有,的确挺高明的,但是,应该说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两年专项行动以来,我们自治区公安厅与广西税务局成立了广西警税联合作战实验室,实现税务和公安省级数据大集中,提高信息共享和作战指挥层级,为全区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提供坚实的案源分析支持。同时,我们在贺州成立了涉税犯罪研判基地,通过运用信息化战法,成功查处了南宁“3·26”、河池“6·05”、防城港“5·11”等虚开发票案件。其中南宁“3·26”系列案因其犯罪手法诡谲、风险隐患遍及多个行业而受到关注,其成功破获得到了时任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的肯定性批示。据统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公安部门立案1647起,打掉虚开团伙58个,捣毁窝点90个,抓捕犯罪嫌疑人438人,收缴作案机器314台,移送起诉454人。今后,我们在座的各部门会继续通力合作,加大打击力度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广西不会是虚开犯罪的乐土。

广西新闻网:海关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354_1626668434321.jpg?width=788&size=50144
南宁海关缉私局副局长彭江平:
南宁海关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厉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活动:一是统筹推进,迅速部署落实。将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连续3年列入“国门利剑”联合专项行动;二是加强内部协作,发挥职能优势。海关风险防控、统计、关税、监管、稽查和缉私等业务部门共同发力,强化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对涉税贸易重点领域、重点商品的分析研判,按时统计报送关区影响出口退税案件信息,通报属地涉税企业违法案件数据;三是密切部门配合,加强协调推进。南宁海关与自治区税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外汇管理部门多次交流座谈,强化数据、信息互通共享,主动协助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取证工作;四是加强正面监管,强化打击效果。专项行动期间,南宁海关共立案办理影响出口退税管理案件64起,案值32.62亿元,可能影响出口退税2.18亿元。其中,2020年8月,南宁海关缉私局立案侦办杨某走私农产品、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8名,打掉走私农产品团伙1个、骗取出口退税团伙12个,查获涉嫌走私和骗取出口退税的“道具”农产品一批。经侦查,该案案值31.77亿元,其中涉嫌走私案值14.33亿元,涉嫌偷逃税款2.65亿元,涉嫌骗取出口退税案值17.44亿元,涉嫌骗取出口退税2.09亿元。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签发嘉奖令,对该案全体参战单位和个人予以通令嘉奖。
同时,我关加强案件线索移交移送。2020年8月,我关在侦办一起走私进口光电材料案时,发现该案涉案团伙还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线索,虚开增值税发票金额达8000余万元,我关根据专项行动方案,及时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现该案已顺利移送起诉。
下一步,南宁海关将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坚决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活动。

南宁广播电视台记者: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在打击虚开骗税两年专项行动中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643_1626668434464.jpg?width=852&size=50255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副行长杨正:
自开展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以来,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加强协同,充分发挥金融系统资金监测调查优势,进一步加大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行为力度,为维护广西税收秩序和金融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强化监管合作,增强打击合力。联合自治区税务局、自治区公安厅、南宁海关等部门制定印发《广西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合作备忘录(试行)》,形成打击洗钱、恐怖融资和涉税犯罪的合力。二是资金监测有效预警,织密可疑交易“情报网”。紧密关注涉税违法犯罪形势变化,及时发布涉税洗钱风险提示,自2018年起,连续四年对金融机构开展涉税可疑交易识别研判培训,着力促进金融机构提高对涉税犯罪新特征、新模式的识别和分析能力,从而有效预警并及时移送案件线索20起。三是资金协查实效凸显,联合形成打击“合围势”。围绕广西重大案件、重大案源会同税务、公安、海关进行对碰分析,依法协助查明涉案资金流向,锁定资金交易链路,形成打击虚开骗税行为的“围攻之势”。2018年以来,配合税务部门开展反洗钱协查119次,涉及金额近500亿元,为深度开展查前分析、精准破案提供了有力保障,助推多起虚开大案要案侦破。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9/397_1626668434612.jpg?width=1080&size=12509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公开曝光10起虚开骗税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