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政策君 发表于 2021-7-10 00:26:23

这就是遵义!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756_1625847977837.jpg?width=796&size=344984
七十二道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里
说“经常”是“紧倒”
这里
说“以后”是“二天”
这里
闺蜜喜欢去“杠该”(逛街)
这里
有一种“溺爱”叫“惯侍”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768_1625847978000.jpg?width=1024&size=212110
遵义茅台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这里,你常会听到
“来,搞杯酒嘛!”
“来,给你端杯茶!”
“来,吃点海椒(辣椒)!”
……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698_1625847978177.jpg?width=1024&size=104345
娄山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些语调
和这里的山路一样
硬朗而曲折
语调里流露出来的性情
和在这里奔腾涌动的江河水一样
爽快又麻利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644_1625847978278.jpg?width=1024&size=116570
遵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座清雅小城
深藏在黔北山区,常年不动声色
却有着在中国历史上
无法忽视的地位与力量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241_1625847978443.png?width=600&size=458546
工作人员从遵义会议纪念馆走过。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雄关漫道,蜿蜒曲折
却是孕育转机的宝藏之地

这,就是遵义!

无限风光在险峰
遵义
名始于唐贞观十六年
古称播州
取义《尚书》“无偏无颇,遵王之义”
现在是贵州省地级市
660余万人生活在
30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880_1625847978592.jpg?width=700&size=114388
遵义赤水宝源梯田。(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遵义市处于
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
过渡的斜坡地带
在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
山地垂直差异明显
不但耕地分散
也让道路交通异常艰难
著名的“七十二道拐”
就是黔道难行最典型的写照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255_1625847978737.jpg?width=1080&size=213853
七十二道拐。 新华社记者 侯少华 摄

山路曲折,峭壁深壑
却也铸就了
遵义绝妙的自然风光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322_1625847978934.png?width=600&size=574226
海龙屯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907_1625847979097.jpg?width=800&size=135429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海龙屯的神秘
赤水丹霞的震撼
“双遗产”蜚声中外

与它们的亲密接触
都是与大自然的美丽邂逅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294_1625847979252.png?width=600&size=494329
无人机拍摄的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旅游公路。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沉浸在浩瀚的赤水竹海
让浮躁的心平静安宁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932_1625847979426.jpg?width=700&size=66386
茶海晨韵。李利亚 摄(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置身凤冈茶海之心
抬头彩霞卷万里
低头云雾显朦胧
让身心回归自然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507_1625847979552.jpg?width=700&size=96264
绥阳双河洞。(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娄山山脉
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
成为天然屏障
它西起毕节市
东北延伸至四川省境
既是乌江水系与赤水河的分水岭
又是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界山
最险要处的娄山关
被史家誉为
“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641_1625847979728.jpg?width=1080&size=120155
壮美娄山关。(遵义市汇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而遵义复杂的地理地貌
和山峦叠嶂的险要
为军事作战带来了迂回斡旋的空间
让遵义早在红军长征之前
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见证了那些
决定历史的瞬间

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转折
也许是人们提起这座黔北山城
最容易想起的词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355_1625847979870.jpg?width=1024&size=226760
遵义会议会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35年1月
就是在这里召开的“遵义会议”
在危急关头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
也宣告了这个伟大转折的开始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784_1625847979996.jpg?width=600&size=72303
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新华网 周远钢 摄

红军在遵义转战三个多月
突破乌江
四渡赤水
娄山关大捷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就是这段峥嵘岁月
最为经典的写照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674_1625847980131.png?width=600&size=669440
2021年4月20日,参观者在参观娄山关摩崖石刻。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娄山关上,血色残阳
那片凝重却又坚毅的“红”
穿越86年,依然澎湃

遵义,这片红色热土
见证的信仰与传奇
至今鼓舞人心

有茶有酒有生活
如果说
凛冽的山峦和血染的风采
成就了遵义黔北雄城的历史地位
那么水的柔情和湿度
则为这座城市带来了
有滋有味的生活

在遵义南边
乌江流域的湄潭与凤冈
连片的茶田如同碧海潮生
触目皆是青苍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273_1625847980326.jpg?width=700&size=37507
春阳润茶园。申牷 摄 (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
正是北纬27度的产茶黄金带
“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
的自然条件
让遵义拥有绝佳的茶区

得天独厚的环境
和山峦阻隔的地理特征
使得这里的茶叶
如同幽居深谷的“南方佳人”
给当地的茶产业带来了无限生机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226_1625847980443.jpg?width=700&size=43702
中国茶海晨曦。(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洗净古今人不倦
黔北有茶藏云间

初识遵义
如果是因一杯酒而沉醉
那回眸遵义
定会为一盏茶而情深

凤冈锌硒
湄潭翠芽
正安白茶
......
闲来品上一口茶
成为了这座山城
优哉游哉生活的标配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168_1625847980572.jpg?width=700&size=43959
龙腾茶海。王静 摄 (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来到遵义
漫步茶海间
才真正能感受到
什么是自然气息
什么是洗尽铅华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976_1625847980710.png?width=641&size=561998
遵义市凤冈县茶海之心景区一隅(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截至2020年年底
遵义市投产茶园面积达到172万亩
茶叶总产量16万吨

茶园与树林相连
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
林茶相间的良好生态系统
先后被授予
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
中国茶叶出口最具竞争力产区
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492_1625847980898.jpg?width=700&size=68994
中国茶海茶艺表演。仇正腾 摄(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遵义西侧
有“美酒河”之称的赤水河潺潺流过
自仁怀至四川境内的泸州
一路水转舟行酒不尽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353_1625847981021.jpg?width=700&size=93318
美酒河风光。付树湘 摄 (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赤水河发自云南
四分之三的流域藏于大山
多悬崖峭壁、多险滩急流
且赤水河谷的土质软,孔隙大
十分有利于过滤水源
兼之气候湿润
利于酿酒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的
生长、富集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944_1625847981141.jpg?width=700&size=48629
茅台古镇。(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样的优渥环境
使得赤水河沿岸一片区域
自古出美酒、名酒
这些美酒吸引了四方来客
成为了“酒饕”们的“杯中食粮”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891_1625847981301.png?width=600&size=331530
茅台镇夜景。新华社记者 刘智强 摄

在遵义
人们和酒有着不解之缘

这酒只要一斟上
遵义人热情好客的真性情
就流露出来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349_1625847981435.jpg?width=1024&size=237363
茅台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酒相关的点点滴滴
展现出这方水土
对酿酒、品酒文化的钟爱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
对酒的深刻理解

在这里出产的酱香白酒
已成为中国白酒界
工艺独特
品质上乘的代名词
2020年遵义白酒产量占全国3.1%
创造全国白酒行业42%的利润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328_1625847981570.png?width=600&size=664714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一家酒厂的酿酒工人把蒸好的糯高粱进行摊凉。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近年来
白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成为遵义发展的支柱之一
也成为遵义
最亮丽的世界名片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576_1625847981767.jpg?width=700&size=88489
茅台古镇天酿景区。朱毅 摄(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遵义的山水之间
被称为“坝子”的平地
是当地少有的利于农植的沃土
这里盛产一种颇为豪迈的作物
辣椒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551_1625847981941.png?width=600&size=472464
工人在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的一家辣椒加工厂内工作。罗星汉 摄 新华社发

潮湿的气候环境
造就了遵义人
喜爱食辣的爽朗性格
辣椒鲜明的刺激感
也给遵义的美食带来更多可能性

这里的辣
可以辣得生津开胃
爽口合适
也能辣得干香浓郁
回味无穷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955_1625847982189.jpg?width=477&size=29453

早上来碗豆花面
遵义人崭新一天开始了
辣椒上头的感觉
实在令人幸福感爆棚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140_1625847982307.jpg?width=700&size=50108

中午嗦上一碗虾子羊肉粉
在红油海椒鲜亮的视觉刺激中
感受米粉的细软鲜香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452_1625847982420.jpg?width=700&size=46896

下午茶可以来一份
鸭溪凉粉
配上油泼辣子浇拌
口味甚是独特

傍晚游走在街边
来上一份
撒了辣椒面的
洋芋粑粑
逛吃逛吃的生活好不惬意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712_1625847982552.jpg?width=590&size=35755

在遵义
辣椒除了可以入菜
可以蘸食
可以拌饭
还可以做成辣椒酥
当零食直接入口
在任何美食中撒上一把遵义的海椒
就成了特有的遵义味道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808_1625847982692.jpg?width=700&size=137538
遵义辣椒。陆宇堃 摄 (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里是“英雄地”
也是“乐活城”
这里因“中国命运的转折点”
而举世瞩目
这里也能把
茶香、酒香、椒香的“人间烟火”
扩散至
每个爱生活的人的心间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151_1625847982795.jpg?width=1024&size=184269
遵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这里
山高水长从来不是
无法跨越的艰难险阻
纵使沟壑纵横、云遮雾绕
它也能变险境为通途
变蛮荒为宝藏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356_1625847982930.jpg?width=700&size=79800
醉美遵义。(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遵义
一座英雄的城市
一方见证转折的热土
正在用自己的方式
延续红色与奋进的传奇

这就是遵义!



来源:新华网
策划:刘洪 谢素香
监制:张立红
作者:栾小琳 蔡梦晓
编辑:邓娴 张玲琳
校对:刘昌馀 贵婷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950_1625847983071.png?width=900&size=419600
http://file.tax100.com/o/202107/10/931_1625847983203.gif?width=750&size=8018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就是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