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税务“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四十五课(四十五)东固革命根据地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26/560_1624651206710.png?width=1080&size=64379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吉安市税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坚持经常,吉安市税务局近日启动“每人一课讲党史 每天一刻学党史”(简称“双一讲学”)主题活动。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四十五课,由吉安市税务局老干科副科长(正科长级)曾建华讲授《东固革命根据地》,回顾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史,追寻红色记忆,汲取党史智慧,抒发深厚的爱党爱国情怀。
【东固革命根据地】东固因其“地处县境之东,惟其后辈日益发达,基业日益巩固”而得名。因陈毅元帅曾赋诗:“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东固革命根据地又有“东井冈”之美名,是现今中央苏区时期革命遗迹保存最丰富、最完整的地方之一。根据地核心区域范围2000平方公里,人口15万,曾经分别成立过东固、富田、纯化、水东四个区苏维埃政府,组建过吉安县、庐吉县(庐陵吉水县)、公略县三个县级苏维埃政府,诞生过赣西、赣西南、江西省三个地区性和省一级的苏维埃政府。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创造了中国革命和中华苏维埃史上的多个先例,有人总结为“六个第一”:第一个红色金融机构、发行了第一张纸币、第一个红色邮局、第一个无线电培训班、第一个消费合作社、第一个综合兵工厂、第一所红色平民学校;还被称为“中央苏区的基石和胎盘”。当年的东固区,曾被评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有名有姓的烈士1400多人,仅1933年—1934年间,参加红军的青壮年2400多人,占当时青壮年的85.7%,东固人民为赣西南苏区、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东井冈
【东固革命根据地三个时期】根据地前后历时七年,是存在时间最长、经济社会形态相对完整、特色非常鲜明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独立存在时期(1927年9月—1930年2月)。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创建、巩固、发展三个阶段,东固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建立了东固苏维埃革命政权,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独具特色。被毛泽东称之为“李文林式”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创建了东固农军,七、九纵队,红二、四团,红三军、红六军、红二十军等革命武装和正规红军,是驻港部队“红一团”主要源流之一。融入赣西南苏区时期(1930年3月—1931年11月)。这一时期,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及红一方面军在此转战游击,领导指挥了聚歼唐云山旅、九打吉安、白云山、方石岭和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等著名战斗。1931年9月中旬,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毛泽东、朱德带领红一方面军从东固出发,经兴国等地前往瑞金,于11月间正式宣告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随后,东固地区的部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机构和工作人员陆续迁往瑞金、兴国等地,成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机构的一部分。融入中央苏区时期(1931年12月—1935年3月)。这一时期,以东固苏区为中心成立了公略县,后成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之一。
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址
【历史作用】帮助下井冈山后一直没找到落脚点的红四军摆脱了最为艰难的时刻; 创造的武装割据形式,为后来农村包围城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提供了宝贵经验;东固苏区的红军建设经验是人民军队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建军纲领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东固苏区的建设模式为随后中央苏区及其他苏区的建设提供了原创经验;东固苏区是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东固苏区发生的富田事变为我们党后来提出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党内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理论,提供了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
通过学习今天的“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四十五课,我们认识到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学习中国革命史,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立足自身岗位,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行有规矩,心系人民,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断把前人历尽千辛万苦开创的事业推向前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美好的未来,做到对先辈最好的告慰、对历史最好的传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