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重寻红色税收足迹?|打击高利贷,建立农村借贷所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21/368_1624254915000.jpg?width=841&size=20155http://file.tax100.com/o/202106/21/699_1624254915102.png?width=180&size=25766
故事43——打击高利贷,建立农村借贷所
广陵区税务局 夏雪、周楚凡
夏雪、周楚凡
翻阅历史资料,一首关于偿还贷款的秧歌调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背景
解放区的金融政策,是在“支持生产,保障供给”的财政经济总方针指导下,通过发展金融事业,稳定市场,支持生产,搞活经济,安定人民生活,以及加强管理,打击投机倒把,为解放区的各项建设服务。
打击高利贷,建立农村借贷所
这是共产党新四军在金融方面的一个重要措施。当时的农村,地主等剥削阶级以高利贷盘剥劳动人民的情况很严重,一般债款月息三分、五分、最高的一角,春冬青黄不接时,放青苗钱,本利一倍多。很多贫苦农民,因受高利贷的剥削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根据地开辟后,抗日民主政府为了打击高利贷,除明文规定减息外,还从促进农业生产着手,在农村中建立借贷所。1941年12月7日,苏中区党委通过了《关于组织农业借贷所的决定》,确定农贷所任务是调节农村资金,办理低息借贷,周转农村物资,增加农业生产,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完成抗战大业的目的。同时规定借贷利息:基金利息,月息不超过1分;向私人借用资金利息,不超过1分半;贷出资金利息,月息一律以1分半计算。1942年5月,江淮银行第一支行农贷所的规定:农贷利息,概以月息厘计算,其利息总额30%作为乡农抗会或合作社的基金。
在银行建立农村借贷所的同时,各区乡也建立起农贷管理所,代理银行从事发放收回事宜。从1945年8月成立华中银行(原江淮、盐阜等银行均为华中银行辖属分行)起,截至1946年1月,共贷出现金2520.08万元,其中,小本贷款为203.04万元,农贷1436.47万元,工资164.01万元,商业贷款648.61万元。
农贷所的建立为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计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苏中行署统计:1943年3月,三地委全区成立农贷所45个,发放农贷资金180万元,受惠农民9500余户。1946年2月7日邵伯解放后,由于敌伪长期统治,生产凋蔽,失业众多,政府为了救济失业商贩贫民,恢复生产,发放救济米180石,发放小本贷款抗币2万元。4月23日,二专署发出《关于发放农贷的指示》中决定:拨给宝应、江都、高邮、沙沟、溱潼农贷共550万元。根据初步统计,至1946年底止,华中一分行发放实物农贷41万元,现金农贷182万元;二分行发放实物农贷3990万元,现金农贷253.3万元;三分行实物农贷253.3万元,现金农贷57.8万元。1948年,华中银行在制订的《农业贷款暂行章程》中规定:“农业贷款分现金和粮食二种" ,并规定“贷钱还钱,贷粮还粮。每户借人之现金,限额100元至200元;借入粮食之限额60斤至100斤(以16两秤计算)。现金利息,月息1分2厘”。粮食利息规定,“第一年秋季后借第二年季夏季还,每10斤加1斤,夏季后借到秋季还,每10斤加半斤,延借两季再照加,每十斤加一斤”。
农民编唱秧歌调
这些农贷的发放,既打击了高利贷的剥削,又解决了农民添置生产工具和口粮上的困难,扶持了农副业生产,巩固了土改成果。因此,它受到了广大农民衷心的拥护,不少地区的农民还编唱了以偿还贷款为内容的秧歌调吐露自己的心声。例如,当时有秧歌唱道:
春荒一到穷人慌,没穿没吃面皮黄,大人饿得难忍受,小孩饿的泪汪汪。找富人,借点粮,苦哀求,不帮忙,其实粮食仓满盈,生怕穷人无力偿。
今年春荒不寻常,多亏公家把我帮,以工代账有政府,发放农贷有银行。没得吃,政府放,没种籽,靠银行,这样政府真正好,这样政府真正好,我们拥护理应当。
春天过去夏收好,大人小孩喜洋洋,喜的二麦长得好,一年生活有保障。想春天,真可伤,没得吃,没种粮。不靠天来不靠地,全靠中国共产党。
三麦丰收登上场,想起麦种尚未还,听说银行来收贷,就要争先还清爽。这贷款,利息轻,若不还,理不当,大家起还贷款,大家一起还贷款,以后还要靠银行。
华中银行真正好,发放货款真不少,若无银行来放贷,难免又要受剥削。这银行,要拥护,还贷款,不延宕,资金周转无呆滞,资金周转无呆滞,大家都是有沾光。
前账不清难开口,贷款原是为生产,你能借款按期还,下次再借包不难。是干部,起模范,是会员,自觉还。大家争先来归还,大家争先来归还,下次贷款优先放。
寻访人感悟
这首秧歌调让我们联想到了诗经的《豳风·七月》。同样采用铺叙的手法反映农民的真实生活,《七月》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而这首秧歌调全篇却洋溢着快活的气氛和对共产党发自内心的感谢。今昔对比,意味深长。战争时期的农贷打击了高利贷的剥削,扶持了农副业生产,受到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我们相信,随着“银税互动”的优化升级,广大企业的融资渠道愈加广阔,中小微企业在新冠疫情、贸易争端等种种挑战中接续闯关,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来源:扬州市税务局办公室
记录与整理:张晓军 蒋维婧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21/314_1624254915212.png?width=115&size=11165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21/927_1624254915333.png?width=647&size=2430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21/785_1624254915431.jpg?width=258&size=17267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21/744_1624254915596.png?width=647&size=2430
扫码关注我们
扬州税务
微信号 | Yangzhou_Tax_Service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21/164_1624254915708.gif?width=450&size=25437
点分享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21/790_1624254915863.gif?width=393&size=24069
点收藏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21/305_1624254916142.gif?width=304&size=21311
点点赞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21/636_1624254916292.gif?width=393&size=23283
点在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