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政策君 发表于 2021-6-17 04:15:45

税务青年说党史 | ②“藕奶奶”:洪泽湖畔的革命先辈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7/156_1623874539115.png?width=579&size=167736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7/896_1623874539726.png?width=18&size=443
导语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7/280_1623874539896.png?width=18&size=44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一百年的非凡历程中,一批批革命先辈,怀揣信仰、英勇斗争、忘我奉献,谱写下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是泗洪县税务局王泳霁,今天为大家讲述革命先辈“藕奶奶”娄凤英的故事。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7/189_1623874540121.png?width=81&size=6087

七八十年前,在淮北工作和战斗过的新四军老同志、老战士们,一提起“藕奶奶”,无不齐声称赞。虽然“藕奶奶”的真实姓名没有多少人知道,但“藕奶奶”这个称呼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那个烽火连天,饿殍成灾的年代,她主动教新四军如何捕鱼挖藕,并且不顾个人安危掩护走散的战士,铸就浓浓军民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洪泽湖畔“藕奶奶”的故事。
“藕奶奶”名叫娄凤英,1897年生于江苏省睢宁县张集乡娄庄村。童年时兄妹四人随父母逃荒至泗洪半城、陈圩一带谋生,后在陈圩乡穆庄村小刘庄落户,于1987年7月病故,享年90岁。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7/594_1623874540360.png?width=640&size=407158
(洪泽湖畔“藕奶奶”简介)

娄凤英童年时从睢宁随父母逃荒至洪泽湖畔,自幼学会了入湖捕鱼、采莲挖藕的生活技能。1941年5月,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四师主力进驻洪泽湖地区。当时部队生活艰苦,加之敌军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部队和群众都缺吃少穿。再苦再难,新四军也绝不与老百姓争食,于是彭师长号令三军向洪泽湖进军,意图通过挖藕、摸鱼的方式解决部队生活上的燃眉之急,而四师的广大官兵来自于祖国的五湖四海,大部分不识水性,不会挖藕,更不会摸鱼。
面对这种困境,娄凤英带着众乡亲手把手教导战士们如何捕鱼挖藕,通过娄凤英与众乡亲的亲身传授,大部分战士们都学会了这些技能,大大解决了当时的饥荒问题,渐渐地,大家就很亲切地称她为‘藕奶奶’,这便是她藕奶奶名字的由来。根据资料记载,当时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拂晓报》还专门发表文章,刊载娄凤英的先进事迹。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7/865_1623874541353.png?width=557&size=212293
(刊登“藕奶奶”事迹的《拂晓报》)

1942年冬,日寇纠集日伪军万余人,在飞机掩护下,分五路向淮北根据地中心区进行33天大扫荡。一天深夜,三位新四军女同志为躲避日伪军搜捕,来到娄凤英家。娄凤英给她们换上当地老百姓的服装,然后又从锅底抓一把灰抹在三名女战士的脸上,敌人追来的时候,找不到三名女战士,无功而返,‘藕奶奶’知道,敌人会再来进行搜索,于是趁着天黑,就把三名女战士藏入洪泽湖芦苇荡。但是娄凤英回家的途中,却被敌人抓住,遭到了一顿毒打,无论如何逼供,她一直坚称自己下田只是为了去找牛,敌人打了半天,也没有问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又见她是个老太太,就把她给放了。娄凤英带着伤痛回家后,仍坚持烙了一篮子饼,第二天便又趁着黑夜将食物送到了芦苇荡。
当女战士们见到了这个满身伤痕的‘藕奶奶’的时候,无不心疼得落泪,因为不用说她们也知道‘藕奶奶’在来去的路上遭遇到了什么。‘藕奶奶’是冒着生命危险,豁出一切给她们送的饭,所以她们非常地感激,这份感情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军民之情,女战士们自此都不再叫她‘藕奶奶’了,都认她为干妈,再后来便直接喊起了妈妈。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7/743_1623874542081.png?width=640&size=213495
(“藕奶奶”革命事迹影视资料)

正是在娄凤英的帮助下,三人最终脱离了危险,与大部队会合。在娄凤英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行动,提供物资,帮忙传递情报,使得新四军在33天反“扫荡”中取得胜利。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7/576_1623874542882.png?width=625&size=274339
(“藕奶奶”解放后生产生活照片)

在随后的日子里,当年在淮北工作过的傅曼、杜保镜、张士珍等同志得知娄凤英健在,经常邀请她到北京住上一段时间,她们见到“妈妈”特别高兴,并叫自己的孩子喊娄凤英为“奶奶”,比一家人还亲热。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农业部部长的邓子恢同志,也不时去看望娄凤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大包干,耄耋之年的娄凤英除操持家务外,还指挥儿孙搞好生产,1985年她家承包的6亩土地,仅一季小麦就收了4000多斤,她常说:“我不要政府照顾,两个儿子都工作了,也不需北京寄钱给我,我现在生活得很幸福。”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7/786_1623874543707.png?width=722&size=493890
(洪泽湖畔“藕奶奶”故居)

1987年7月,娄凤英于小刘庄去世,享年90岁。原淮北行署主任刘瑞龙得知消息时潸然泪下。他把这一噩耗转告其他同志,并在家中一起商量为娄凤英立碑纪念。所拟碑文为:
为祖国求解放,出生入死,紧跟共产党,模范藕奶奶,精神永存;
建四化作贡献,平生俭朴,培养下一代,我们好妈妈,人民含泪。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7/548_1623874544028.jpg?width=716&size=39270
讲述人
泗洪县税务局青阳税务分局
王泳霁

【EN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税务青年说党史 | ②“藕奶奶”:洪泽湖畔的革命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