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者日 | 小小献血证见证一名党员的25年献血路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许多年以后,看到熟悉的献血车,贵港市港北区税务局退休干部雷声励总会想起1993年夏天那个阳光明媚的上午。
那天,在广东省珠海街头的献血车上,雷声励第一次伸出臂膀,注视着鲜血从自己身体里缓缓流出。从此,25年间,39次的重复中,雷声励一次又一次地伸出臂膀,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挽救他人的生命。
时光脚步匆匆而至,又是一年国际献血日。早已过了献血者年龄上限的雷声励,很欣慰地看到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同事从点赞者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加入献血者的队伍。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4/827_1623602440075.jpg
献血救人随叫随到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4/681_1623602440346.jpg
在贵港市的献血队伍里,雷声励算是元老级的人物,他不仅是贵港第一批无偿献血志愿者,还坚持了20余载。
雷声励依稀还记得那是1993年夏天的一个上午,当时他正在珠海出差,当地一个工地因为泥头车刮倒电线杆,砸伤了工人。因为血浆告急,医院红十字车开上了街头,发动群众踊跃无偿献血。热心肠的雷声励二话不说,就走上前去献了血。
这一次应急献血让他真真切切感受到无偿献血的意义,“多一个人献血,伤员就多一份希望。”雷声励说,从那之后,他一献就是25年,每年都坚持献血。
从拥有第一部手机开始,雷声励几乎不关机。“一个电话随叫随到。”作为一个无偿献血的志愿者,雷声励好几次半夜因为献血事项被电话铃声叫醒。有一年的冬天,天气湿冷,已经接近晚上12点,早已入睡的雷声励接到血站值班人员的电话,市内发生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多名人员受伤,其中一位伤员伤情严重,危在旦夕,正在进行抢救。因手术用血量较大,血站库存不足,请求血站紧急送O型血,于是求救电话打到了雷声励这里。“我二话不说,马上穿上外套,就过去了。”回忆当年,雷声励仍记忆犹新。几天后,一则伤者已平安的信息反馈回来,雷声励松了一口气。
为了常年保持安全合格的血源,雷声励几乎烟酒不沾,坚守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方式,日常作息规律严苛,从不熬夜,每天坚持打1个多小时的乒乓球,还在饮食上力求清淡,不吃高脂肪、高油类食物。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多年来,雷声励在奉献爱心的路上从未缺席,一直坚持到2018年退休。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规定,他达到了60岁的年龄限制,雷声励只好终止坚持了多年的献血事业,这让他感觉很不舍。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4/402_1623602440628.jpg
夫妻携手传递爱与希望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4/714_1623602440901.jpg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4/966_1623602441214.png?width=693&size=465636
雷声励的坚持离不开妻子的大力支持。
“我是一名献血者,同时也是一名血站工作者。”妻子谭淑玲笑说自己是血站工作的“开荒牛”。1987年贵港市中心血站建站起,她就在这里工作,一直到2015年,才从岗位上退休。从1998年12月至今,她献血13次2600毫升。
有一年,贵港市妇幼保健院一名产妇大出血,急需A型血血浆,谭淑玲半夜12时许接到电话,15分钟内就赶到,因为血管较细,扎了三四针才成功采血,第二天一早她又照常上班。
25年来,雷声励累计参加无偿献血39次,献血量共16600毫升,相当于献出4个正常人的全部血液。在雷声励家的书房里,一本本献血证,记录着这位老党员的无私奉献。他也多次荣获“贵港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荣誉称号。雷声励夫妻俩的实际行动,成了宣传无偿献血最生动的例子,也带动了周边的亲戚同事。雷声励的儿子年满十八岁后,带动球友圈里90%的人参加无偿献血。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14/329_1623602441696.jpg?width=1080&size=130252
不仅如此,在雷声励的直接倡导和影响下,同事里已经有50多位从点赞者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加入献血者的队伍。贵港市港北区税务局干部陈熙李坚持13年献血10400毫升,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荣誉称号,干部韦界义从2001年开始无偿献血, 干部崔春玉从2005年开始无偿献血......
“奉献自己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那些绝望中的生命,我认为很值得。”雷声励说,希望以自己的献血经历来鼓励和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献血的队伍中来,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
作者:黄淦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