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先进风采|陇南市武都区外纳镇周家山村帮扶工作队:倾情帮扶 合力攻坚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8/666_1623142504224.gif?width=640&size=633416近日,《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表彰2020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出炉,甘肃省税务系统共有15个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
今日刊登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集体——陇南市武都区外纳镇周家山村帮扶工作队先进事迹。
陇南市武都区税务局驻外纳镇周家山村帮扶工作队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集体”称号。这份荣誉见证着周家山村的脱贫成效,肯定了帮扶工作队打赢这场硬仗的使命担当。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8/362_1623142504686.png?width=548&size=352564
周家山村三个社航拍图
1600多个日日夜夜,放弃周末和节假日,一心扑在脱贫攻坚一线……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武都区税务局驻外纳镇周家山村帮扶工作队践行着“扶贫路上绝不落一户一人”的铮铮誓言,协调投入帮扶资金,帮助该村实现了住房安全、通村路硬化、饮用水入户、用电稳定……推动全村80户325人全部脱贫,贫困人口年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
脱贫攻坚没有退路 只有义无反顾
“选派一支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驻村帮扶队是加强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力量的重中之重。”在武都区税务局联系帮扶周家山村对接会议上,武都区税务局局长肖庆宏说。
2016年6月,一支强有力的驻村帮扶队组建,选派干部们第一时间背起行囊,下沉到武都区外纳镇周家山村,以“甩开膀子”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开始了攻坚之路。
周家山村千百年来,大山环绕,贫苦深锁。贫困程度深、基础差、底子薄,2013年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25.94%。
“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下村要步行十几公里的山路,人居环境差,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这是帮扶队队长龙海云第一天驻村时的感受。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8/432_1623142505116.png?width=553&size=383672
帮扶队成员入户摸实情
在单位上是税务精兵强将的他们,作为扶贫“新手”,此刻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想起驻村前,肖庆宏局长专门找他们谈话:“驻村帮扶队要及时掌握贫困群众的第一手信息,当好脱贫政策的执行点和脱贫攻坚的支点。更要发挥好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撬动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地生根。”这成为他们开展工作的动向标。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先从放低姿态,与群众拉近距离开始。为了尽早熟悉村情村户,帮扶工作队决定用“脚板”去丈量村情,并很快进入“角色”。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定期走访特困救助户、贫困户,及时掌握村情户情,宣传各项政策,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及时排解矛盾纠纷隐患、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驻村帮扶期间,他们协调武都区税务局筹资45000元,为五保户周社有、贫困户周贵来和周小云解决了住房问题;实施危房改造34户,完成改厕192户,完成庭院硬化48户,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拆除危旧房屋46户、202间,维修旧房11户、52间,维修“黑房子”12户、47间。
基础设施先行 群众不愁脱贫
路,就是山里人的命。若不置身于大山中,很难理解这片土地的人们对外界的向往。
吃水难,千亩土地荒废,群众生活不便…… 长久以来,因交通不便引起的各种问题束缚着周家山村的脱贫致富,也成了扶贫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8/615_1623142505527.png?width=553&size=404660
帮助农户平整土地,为来年花椒丰收打基础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口口相传的话让帮扶队挂在嘴边,记在心上。说干就干,他们和镇驻村干部以及邀请来的水利、交通方面专家,多次爬上6公里高的山顶,查找水源,规划管道铺设,研究荒地开垦可行性,勘察产业路修建路线。
知易行难。路线设计做好了,资金却成了“拦路虎”。
“脱贫攻坚等不起,慢不得!”为了筹集到足够的资金,驻村帮扶队向武都区税务局争取专项经费25000元,拿出2年的第一书记经费11000元,并带头和村委班子一起,动员村上外出务工人员和能人大户积极捐款33000元。
2019 年,在各方帮助下,69000元资金落实到位,帮扶队动员群众义务投工投劳,按期完成了人畜安全饮水蓄水池建设,道路顺利完工,实现了农用车辆安全通行,荒废土地合理开发利用。
不仅如此,面对疫情、暴洪灾害“加试题”,帮扶队不顾危险,迎难而上,经受了种种考验,多举措帮助村民渡过难关。特别是在武都“8·17”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向单位申请2万元应急物资,带领村民开展自救,抢通村公路,疏导8户29人搬出危险地带,并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灾情,争取滑坡治理和易地搬迁项目,实现村民住房安全、出行安全。
如今,走在周家山村,一条条硬化道路直通群众家门口,文化广场里充满村民的欢声笑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致富路上越来越有奔头
扶贫要扶到点子上、扶到根上,根本之策是发展产业。
驻村帮扶队通过走访调研,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立足周家山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帮助村“两委”和贫困户拓宽思路,寻找特色“致富经”。
——争取专项资金16000元,引进无刺花椒、白芪、优质油橄榄种苗,免费发放给农户种植,带领村民发展油橄榄、中药材、花椒三大特色产业。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8/586_1623142505902.png?width=554&size=434322
花椒丰收,帮扶队成员农忙摘椒忙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邀请花椒中心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辅导种植和开展病虫害防治。
——以劳务输出为抓手,在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保障服务方面加大帮扶力度。
……
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在周家山村发展产业“铺富路”、帮困济贫“惠民生”、转移就业“挪穷窝”上收到了显著成效。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8/517_1623142506266.png?width=553&size=475523
农忙季节,帮扶队员帮助修剪油橄榄树
“感谢国家好政策,感谢区税务局帮扶队的大力帮扶,现在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周家山村村支书田海强说。
“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武都区税务局驻外纳镇周家山村帮扶队队员们不忘税务干部公仆初心职责,迅速转换“角色”,勇扛扶贫重任,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不凡的脱贫赞歌。
来源:甘肃税务
作者:陇南市武都区税务局 曾文娟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8/524_1623142506579.gif?width=500&size=289791
● 两部门明确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
● 举例讲清楚: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后,怎样提供税源信息?
● 一文读懂纳税信用常见问题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8/770_1623142506837.jpg?width=640&size=30288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8/756_1623142507138.gif?width=70&size=335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