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丨“追寻红色记忆”党史人物(六)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3/194_1622700007950.png?width=300&size=12973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3/593_1622700008055.png?width=249&size=37099
百年英模 致敬先烈
绍兴税务党史学习教育
陈望道
★
党史人物简介
★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3/905_1622700008169.png?width=475&size=127027
陈望道(1891~1977),原名参一,单名融,字任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
1920年,他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成员。
1922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地方委员会建立时,他是第一任书记,是上海地方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担任过旷世巨著《辞海》总主编,撰写了《漫谈“马氏文通”》和《修辞学发凡》等专著。
★
追寻红色记忆
★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3/152_1622700008286.png?width=960&size=2436694
作为一方具有红色革命历史的热土,上虞与《共产党宣言》有着百年不解之缘。这本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小册子,是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迄今国内仅发现12本,而上虞区珍藏的这本墨色清晰,外形完好,堪称珍品。译本虽然陈旧,但真理的光芒熠熠生辉。我们能够感受到红色力量澎湃在这座城市脉搏里,昔日的革命热土已经成为建设发展的热土、创新创业的热土,真理的伟力正穿越时空,焕发出无比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为这座城市各个时期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
听税务讲述人说
★
税务讲述人:沈洁(绍兴市上虞区税务局)
陈望道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积极传播进步思想,首译《共产党宣言》,参与组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长期从事各种革命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今天,作为讲述人,我来到上虞区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探寻和回顾陈望道和《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品味“真理的味道”,在精神之甘、信仰之甜中为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汲取奋斗力量。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3/706_1622700009058.mp4
时间约在1920年2月,陈望道应上海《星期评论》社的约请,携带英文、日文两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秘密回乡,在四面通风、门窗摇晃、墙有裂缝的柴房内,以床板为桌、稻草为椅、榛油灯为伴,开始翻译《共产党宣言》。柴屋经年失修,破陋不堪,山区的早春气候还相当寒冷,常常使他冻得手足发麻。
这一天,母亲包了粽子并附上一碟红糖,叮嘱儿子趁热吃。陈望道一边全神贯注地翻译,一边吃粽子,竟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吃了,还回答母亲说:“够甜了。” 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一金句背后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专心致志,让他只是凭借柴屋里的一块铺板,两条长凳,一盏油灯的简单用具,以及老母亲给他送来的每日三餐菜饭,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终于在1920年4月把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本,同年8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这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革命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打下人才与理论基础,对推动中国革命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它所传递的真理力量,仍指引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策划: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系统党建工作科
素材: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上虞区税务局党建工作股
http://file.tax100.com/o/202106/03/956_1622700008751.png?width=1000&size=1199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