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赛丝绸:百年风雨 携手同行
★税企携手同行
★
烧熟蚕茧是我国传统丝绸工艺。坐落于千年古镇海宁长安的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至今仍保延续着该项工艺制作产品,伴随着传统工艺的传承,米赛丝绸在今年迎来了她的“百岁生日”。
1921年,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红船起航。同一年,在南湖旁、钱塘江畔,鼎新丝厂筹建成立,后发展为现在的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百年来,风雨兼程、波澜壮阔,米赛丝绸见证着历史变迁,在税月道路上,税务部门也陪伴着米赛丝绸留下了串串足迹。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763_1622471134155.jpg?width=1080&size=119679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929_1622471134255.jpg?width=1080&size=157845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369_1622471134368.jpg?width=1080&size=144096
向下滑动查看
税收记忆承载企业贡献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264_1622471134513.jpg?width=1080&size=170410
整检车间场景
走进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烧熟蚕茧的味道便扑面而来,工人们在纺织机前来回忙碌,莹白细腻的蚕丝日复一日进行着从蚕茧到丝缎的华丽蜕变。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206_1622471134653.jpg?width=1080&size=147852
多道制作工序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255_1622471134785.jpg?width=1080&size=94562
上世纪五十年代,鼎新丝厂经公私合营更名为国营浙江制丝一厂,那时候是海宁市第一纳税大户。董事长祝正献介绍道:“当时员工埋头苦干只为得先进,而对企业来说,更要比学赶超争纳税第一。”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823_1622471134895.jpg?width=1080&size=100240
1953年12月浙江省税务局出具的手写的工商业税票
翻阅一本本颇具年代感的税收档案资料,能看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浙丝一厂上交利润和纳税额均居本地前列。从企业建国初期的印花税票、浙江省税务局出具的手写工商业税票到不同阶段各种制式的税款缴纳凭证等至今保存完好的资料,以及企业大门口悬挂的“浙江省一级企业”和陈列室中的一块块荣誉牌匾,都记录着米赛丝绸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税惠支持彰显国家助力
米赛丝绸的企业档案里,仍保留着1981年财政部出台的关于进出口商品征免工商税收的规定文件。
“梅花牌白厂丝是那个年代的高档品,产品更是远销欧洲国家,是重点出口商品。”董事长祝正献介绍道,那时候,主要以出口商品形式换取外汇,以此购买先进设备和技术,实现技术研发升级。实行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企业积极出口创汇,出台不少税收优惠政策,为米赛丝绸发展带去了利好。
进入90年代后,企业的发展瓶颈逐渐凸显。传统丝绸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加之坚持传统工艺的产能限制和国外企业的竞争,米赛丝绸亟待寻找发展的突破口。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545_1622471135009.jpg?width=1080&size=89244
税务干部走访企业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188_1622471135151.jpg?width=1080&size=153521
企业有难处,税务来帮扶。1997年,因符合困难减免的相关条件,税务部门对浙丝一厂免征1997年度房产税。2001年,浙丝一厂改制为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后,更是接连享受到了增值税改革的红利,很大程度上纾解企业的压力。2014年8月,企业的征收方式调整,当年就为企业省下了近50万元的税款,为企业实现突围发展强劲赋能。
税务温度守护初心担当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米赛丝绸积极响应浙江省经信厅发出的倡议,主动承担起了为浙江省物资防疫保障组生产民用口罩的任务,成为海宁第一批全面复工复产的企业之一。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467_1622471135293.jpg?width=1080&size=92479
税务干部入企送政策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906_1622471135422.jpg?width=1080&size=104690
艰难时刻更显责任担当,风雨同舟更有税务温度。得知企业临时转产,海宁市税务局派出税务网格员第一时间为财务人员送去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特殊时期及后续全年的财务处理、税务申报等提供指导服务。米赛丝绸2020年全年可享受到138万元的税费减免,“真金白银”的税费优惠给予了这家传统制丝企业服务国家、创新升级的信心和底气。
如今,依托米赛丝绸现有厂区,一个集种桑养蚕、生产研发、科技创新、文旅体验、国际时尚文化于一体的国际丝绸小镇项目正紧密规划中。未来,米赛丝绸将紧紧围绕“丝绸核心”,活化丝绸产业,讲好“丝绸之路”故事,这也将成为米赛丝绸新的发展起点。
如今,依托税务部门“网格化服务、组团式管理”的基层税收治理模式和征纳沟通平台、电子税务局等智慧税务手段,在守护企业百年传承初心的同时,税收红利不断加持,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各项税费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
回忆税企携手走过的那些年,税务干部汪敏德感慨万分:“记得1984年刚参加工作时,作为财政驻厂员在浙丝一厂的财政科工作。由于它当时是国有企业,我们驻厂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辅导和监督浙丝一厂的各项财务事宜。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我又作为税务网格员指导企业的日常税务事项。税务部门的管理不断改进,服务不断提升,我们从未缺席企业发展的每个时刻!”
时代发展,使命赓续
发展蓝图已然铺就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税务助力百年企业
在新发展阶段的时代浪潮中赤忱依旧
如钱江潮涌奔腾向前
永远年轻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313_1622471135548.png?width=573&size=60890
来源:嘉兴税务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31/561_1622471135682.jpg?width=720&size=328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