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政策君 发表于 2021-5-29 23:10:09

【我和我的支部】退休不褪色 余热映扶贫

------访国家税务总局新宁县税务局退休干部、驻新玉村原第一书记李雁琳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9/380_1622301006958.jpg
李雁琳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9/486_1622301007153.jpg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9/966_1622301007277.png?width=1080&size=918779
国家税务总局新宁县税务局退休干部、驻新玉村原第一书记李雁琳做客飞扬996
【宣传片:《初心璀璨》
女声:初心,是历经沧桑不朽的信念,是指引前行不灭的星光
男声:使命,是踏平坎坷不舍的重担,是挥洒汗水不弃的责任
女声:奋斗,是忠于初心不息的追求,是肩负使命不凡的绽放
男声:初心璀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的故事,我们来讲述!敬请收听!】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飞扬996邵阳经济广播,我是主持人莎莎,欢迎收听《初心璀璨.优秀共产党员(党支部)的故事》,今天,我们诚邀到了国家税务总局新宁县税务局退休干部、驻新玉村原第一书记李雁琳。李书记,您好!
嘉宾: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好,我是李雁琳,一名老共产党员,来自国家税务总局新宁县税务局。

主持人:“夕阳红似火,晚霞胜春光”,李书记是一名老税务干部、老党员,在税务系统先后担任过基层分局分局长、稽查局局长、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工作经验丰富,能力水平高,听说2017年您接到扶贫任务的时候,已经57岁临近退休了,本来可以赋闲在家安享晚年的,当时是什么让您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嘉宾: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更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2017年为进一步做好全县精准扶贫工作,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局党组考虑让我去新玉村担任第一书记,当分管局领导找我谈话征询意见的时候,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当时也没多想什么,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一名老党员、老税务干部,为党分忧为党工作,是我光荣无悔的选择。

主持人:听说您刚到新玉村时,村里刚合并不久,情况比较复杂,尤其是村领导班子刚组建不久,凝聚力不强,对于如何开展村扶贫工作各有想法,思想不统一。后来在您的协调下,没多久村班子成员就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您是怎么做到的?
嘉宾:从驻村的第一天起,我就在思考,怎么去扶贫?人心齐,泰山移,我认为首先要凝聚起人心。因为新玉村是由两个村合并而成的大村,村情比较复杂,村支两委班子正处在磨合期,扶贫工作怎么开展?大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思路。我首先就与村支两委班子成员逐个交流谈心,光扶贫例会就开了十余场,会议、谈心记录记了一大本,原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平凡也多次到新玉村与驻村工作队深入走访调研,召开专题会议,最终制定了“党建引领,基础保障,产业突破,高质量脱贫”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9/753_1622301007510.png?width=558&size=318015
(图为新宁县税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郭平凡(左三)与驻村工作队一起走访)
打铁还须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抓党建,首先要把村里的党员干部发动起来,我就带领驻村工作队从村党员干部入手,通过讲党课,开院落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方针政策等,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振脱贫的信心,通过扶志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同时我也和工作队员经常走门串户,访贫问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增进了干群关系,也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和干劲。

主持人:“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三年多来,李书记舍小家为大家,忘我工作,一直奋战在扶贫第一线,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李书记和驻村队员的感人故事。
2019年8月26日下午李书记年近九旬的岳母因病去世,妻子打电话催他马上回去料理丧事,而这个时候,又恰逢县委县政府正组织对全县扶贫工作进行交叉检查,并定于27日到新玉村检查。面对这种情况,他左右为难,最终李书记选择了以扶贫大局为重,做通了妻子及亲戚们的思想工作,继续留在新玉村带领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做好迎检工作,直到27日晚上7点多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县城料理岳母的后事。
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两名驻村工作队员唐江平、焦仁长也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他们在一次骑摩托车走访贫困户途中,因下雨路滑摔倒,两人的膝盖、腿严重擦伤、肿胀,李书记和村支两委人员建议他们到医院检查一下,防止伤口感染,但他们笑笑说轻伤不下火线,简单处理伤口后,继续坚持工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为了扶贫,李书记和队员付出了太多,背后的心酸或许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当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李书记的带领下,新玉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李书记,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带领村民致富的心得吗?
嘉宾:要致富先修路。合并后的新玉村有14个组,2200多人,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为破解交通瓶颈,我就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做好5.3公里连村公路基础道路建设规划,总投资500多万元,于2019年9月顺利完工,为2、3、4、7、8、9、13、14等组1200余人解决了出行问题。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9/393_1622301008372.png?width=558&size=418244
(图为新修的连村公路)

我们特别注重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引导村民成立了富贵生态专业种养合作社,所有贫困户都加入进来,主要种植脐橙、无花果,养鸡、鸭、鱼等,同时积极争取资金为合作社购买了16000元脐橙苗、10000元沃柑苗,帮助集体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9/885_1622301008538.png?width=558&size=453555
(图为发展起来的脐橙产业)

为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增加收入,我经过多方联系考察,因地制宜,帮助引导80多户村民发展无花果产业,目前种植面积300多亩,每亩预计增收3000元,同时贫困户也因此获得产业奖补30多万元。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9/843_1622301008677.png?width=558&size=461919
(图为李雁琳(左一)与村干部谋划产业发展)

主持人:新玉村的可喜成就大家是有目共睹,可以说,在李书记的带领下,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了很多脱贫致富的先进代表,其中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村民陈德浩。李书记,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他的故事吗?
嘉宾:陈德浩现年46岁,新玉村1组村民,妻子夏爱梅,患脑瘫,因残致贫,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家中还有两个小孩,一个9岁,一个6岁,正在上学,老母亲也80多岁了,可以说家庭十分困难。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他通过自强不息发展产业脐橙10亩,无花果2亩,2017年又种植烤烟7.5亩,2018年尝到了劳动成果的甜头,陈德浩干劲十足,又一口气承包了村集体经济场,种植脐橙10亩,沃柑10亩,无花果40亩,养鸡200只,养鸭200只,鱼塘1亩,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奋斗,顺利实现脱贫致富,2018年他被乡人民政府评为“脱贫攻坚示范户”。

主持人:“把群众当亲人,再难的事也能迎刃而解”。在新玉村驻村扶贫以来,新宁县税务局驻村工作队扎根群众,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群众解决难题。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上。脱贫攻坚路上,他们用真心扶出了真感情,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9/994_1622301008895.png?width=558&size=440867
(图为帮扶工作队员与村干部走访村民)

李雁琳书记始终关心关怀关爱贫困户,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担任第一书记三年多来,他多次对陈小强、陈南忠、陈洁、杨茂标等10多户身患重病、残疾及家庭困难户进行探望、慰问,个人自掏腰包捐钱捐物累计5000余元。
脚上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李雁琳及工作队员自进驻该村帮扶以来,理帮扶思路,拓致富门路,谋发展出路,带领该村干部群众奋力脱贫攻坚,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据了解,通过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全村2018年已脱贫摘帽,2020年10月全村的124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主持人:李书记,回首扶贫三年多,您现在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嘉宾:2017年初,当我刚来到新玉村时,了解到全村500多户有近160户贫困户,近600人的贫困人口,感到压力很大,责任很重。近三年的驻村扶贫工作,我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怀着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心,坚持攻坚克难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战中。每当看到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帮助下,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具体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努力,每年陆续脱贫,奔向小康的时候,我们心中都感到无比欣慰、无比幸福,也感觉到扶贫工作的伟大和高尚。今年春节,我虽然离开了扶贫工作岗位,但我仍然心系他们、牵挂他们,我自己掏钱买了春节物品和包了红包,去走访原来我帮扶的五户贫困户,去了解他们脱贫以后的生产生活情况。我今年61岁了,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群众需要,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还会继续干下去,为国家的乡村振兴事业继续奋斗。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国家税务总局新宁县税务局退休干部、驻新玉村原第一书记李雁琳作客《初心璀璨.优秀共产党员(党支部)的故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来源:飞扬996邵阳经济广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和我的支部】退休不褪色 余热映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