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政策君 发表于 2021-5-25 14:20:39

【寻访】重寻红色税收足迹?|曹甸税务所的“红浪纸”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290_1621923636214.jpg?width=841&size=20155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130_1621923636391.png?width=180&size=25766
故事26——
曹甸税务所的“红浪纸”
宝应县税务局 赵秋怡、徐妍、莫宇、邵建东
赵秋怡、徐妍、莫宇、邵建东
采访结束的时候,王龙老先生反复叮嘱我们,要对党忠诚,不怕吃苦,好好工作,对得起党和组织的信任。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634_1621923636555.jpg?width=1080&size=103947
图:采访王龙老先生
主人公
王龙,1941年出生,江苏宝应人。1958年进入福州军区31军,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0月从部队转业至财税局,1994年被分配到原宝应县地方税务局工作。
“光荣人家”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227_1621923636711.png?width=86&size=3534
进入王龙老干部的家中,一块“光荣人家”的荣誉奖牌十分醒目,这是中共宝应县委、宝应县人民政府对王龙老干部一家的嘉奖,“一个好的家庭离不开良好家风的传承,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这句话不仅是王龙老干部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他对子女的期盼。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660_1621923636811.png?width=86&size=3534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682_1621923637027.jpg?width=1080&size=146412
图:各项荣誉证书
煤油灯下夜读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532_1621923637217.png?width=86&size=3534
由于家庭贫困,王龙只读过一点私塾,后来因家庭贫困被迫辍学。1979年10月从部队转业至地方后,王龙被组织分配到了曹甸税务所,他在曹甸一呆就是十几年,十几年的峥嵘税月见证了王龙老人从一名税务小兵到曹甸税务所所长的蜕变。回忆起当年的时光,王龙老人眼睛中似乎有光,“小时候家里穷,上了两年私塾后因为交不起学费就退学了,当兵后才在部队里学了一些文化知识,回到家乡后被分配到税务所里,一下子接触到那么多税收知识真的很不适应”,王龙老人说,那时候的他只要一提到学习一个头就有两个大,但是他觉得既然到了这个岗位上就要好好工作,认认真真做事情,要对得起党给他的这份工作。那时候乡下的条件还十分艰苦,夜里照明只能点煤油灯,王龙便常常在煤油灯下夜读,一读便能读到深夜......后来,局里把王龙同志在内的一批人送到连云港财经学校学习。他从最简单的财会知识学起,慢慢了解税收的来源、用途等知识,抓住一切机会补短板,努力克服年纪大、文化底子薄等不利因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请教。正是由于这样的学习精神,王龙很快成为了曹甸税务所的骨干。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134_1621923637431.png?width=86&size=3534
曹甸税务所的“红浪纸”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993_1621923637596.png?width=86&size=3534
回忆起自己刚转业的时光,王龙感慨万千地说“我那时候,转业到曹甸税务所,老所长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曹甸税务所啊,可好久没有挂‘红浪纸’(锦旗的意思)了,以后可都得看你们的了!”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发扬自己在部队时勇于争先的优良作风,为税务所多得荣誉,让所里多挂“红浪纸”。在工作中,王龙的脚步走遍了曹甸税务所所辖的各个乡镇,王老回忆说,当时交通没有那么发达,往往都是步行,早上去给黄塍镇上的菜市场商贩开票收税,下午就要跑去西安丰实地调研企业的经营情况,晚上还要回到所里写好相关材料。1983年,王龙同志入职曹甸税务所已三年多,认真工作、诚恳待人,获得了上下一致好评。这一年,曹甸税务所来了一批刚毕业的年轻人,大家追求着“爆炸头、喇叭裤、穿拖鞋”的潮流。王龙同志看到之后,通过组织开展谈心会,强调了上班着装要求和工作纪律,要求大家正视工作,认识到工作与生活的界限。王龙同志给年轻人们上好了工作第一课,用心关怀年轻干部,不少年轻干部的父母对他表示感谢,都说“把小孩交给王龙同志,我们放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后,曹甸税务所逐渐从乡镇级别的荣誉获起,一直发展到受到省里的表彰,挂“红浪纸”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王龙老人也获得了不少个人荣誉,“宝应县优秀税务工作者”,“扬州市一等先进工作者”,“江苏省税务系统劳动模范称号”等证书奖状挂满了一墙。时至今日,王龙老人挂“红浪纸”的执念和税务人争优争先的信念仍在国家税务总局宝应县税务局曹甸税务分局代代相传。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751_1621923637742.png?width=86&size=3534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207_1621923637928.jpg?width=1080&size=177096
图:曹甸税务所门前,王龙与同事合影
当好青年干部领路人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165_1621923638094.png?width=86&size=3534
王龙同志在曹甸扎根工作十几年,一直秉持“清清白白做人”的信念。他在曹甸担任了十几年的所长,在他任职期间,从未收受过纳税人一块糖、一包烟,也从未收到一封纳税人的检举信。这也一直是王龙老干部职业生涯中引以为傲的一件事。他语重心长地教育年轻同志们:“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只有自己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别人。这辈子我对得起党和组织的信任,我感觉很知足。”王龙同志不仅是年轻同志工作和精神上的领路人,还是他们生活中的知心人。有位下属家在黄塍镇,每天都要步行往返于曹甸和黄塍,难免影响工作状态。王龙同志看到这一情况,深入交流,理解这位同事工作、家庭难以平衡的难处。王龙同志根据这位同事家属个人情况,经常留意曹甸招工信息,最终成功帮助同事家属在曹甸找到工作,解决了这一难题。

人生短短数十载,一段熠熠生辉的经历就足以照亮一个人的一生。王龙代表着正是那一代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军人。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为此后中国繁盛打下了基石,就算转业离开部队后也秉承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原则,继续发光发热。离开老人家中之时,王龙夫妇俩站在门口握住我们的手说:“真心感谢党和组织对我们退休人员的关心,对于现在的生活,我感觉十分知足,希望你们年轻小同志好好工作,对党负责,不要怕吃苦,好好把工作做好,对得起党和组织的信任。”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105_1621923638240.png?width=86&size=3534
寻访人感悟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了解了手撕票、滚花轮的作用,还学到了一个新的名词——“红浪纸”。宝应全县税收从79年的2000多万到如今的30多亿,背后是一代代税务人秉承着与王龙老先生相同的执着,不断追寻着同“红浪纸”一样的种种荣誉。如今,税务系统实行了一系列“带好队伍”的体制机制,“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更是成了我们青年干部百舸扬帆、竞相角逐的练兵场。我们决心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学业务、练技能、勇争先,凝聚起一股锐意进取的强大力量,向着新税务新征程,前进!
来源:扬州市税务局办公室
记录与整理:张晓军 蒋维婧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231_1621923638334.png?width=115&size=11165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131_1621923638447.png?width=647&size=2430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687_1621923638538.jpg?width=258&size=17267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449_1621923638648.png?width=647&size=2430
扫码关注我们
扬州税务
微信号 | Yangzhou_Tax_Service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531_1621923638796.gif?width=450&size=25437
点分享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924_1621923638895.gif?width=393&size=24069
点收藏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622_1621923639007.gif?width=304&size=21311
点点赞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5/828_1621923639127.gif?width=393&size=23283
点在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访】重寻红色税收足迹?|曹甸税务所的“红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