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税务“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二十一课(二十一)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2/591_1621627216425.png?width=1080&size=64379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吉安市税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坚持经常,吉安市税务局近日启动“每人一课讲党史每天一刻学党史”(简称“双一讲学”)主题活动。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二十一课,由吉安市税务局督查内审科副科长(正科长级)邬琳讲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回望和学习毛泽东在安源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历史,感受中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的伟大力量。
【历史背景】1921年8月11日,为贯彻中共一大提出的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的精神,加强各级地方组织的建设,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1921年10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成立。1922年7月,按照党的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湖南分部明确提出,将争取工人政治自由、改善经济生活、参与产业管理、享受补习教育等四项原则,作为湖南工人阶级共同的斗争目标,并发动全省各行各业的工人举行罢工,成立工会和俱乐部。安源路矿工人们不甘忍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的剥削压榨,陆续爆发了数以百计的自发性斗争。从1901年到1919年,安源工人先后进行了7次较大规模的自发斗争,但由于没有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些斗争最终都失败了。
1921年,毛主席去安源(油画)。该画曾被称为“开创了无产阶级美术创作的新纪元”。该画的单张彩色印刷数量累计达9亿多张(不含转载),被认为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
【毛泽东在安源的奋斗历程】1921年10月、12月,毛泽东两次来到安源,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考察安源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开展工人运动的条件基础。在安源工人身上,毛泽东发现和寻找到党的组织发展要落地生根必须紧紧依靠的阶级基础和阶级力量,将安源作为湖南党组织的重点工作地区。通过深入工人群众,与他们打成一片,毛泽东获得了在产业工人中建党、开展工人运动和组建工农武装割据等方面的重要斗争经验。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只有自觉主动转变自己的思想情感立场,真正地放下身架,改变与工人群众不合拍、不同腔的毛病,才能真正走进和融入工人之中,才能被他们所认同、所接纳、所拥护,才会有真正革命行动的开始。只有俯下身去,直接深入工人生产生活的第一线,知其苦、明其难,才能形成共鸣共振共行,摸准实情,打开工作局面。回到长沙后,毛泽东为安源工人寄送革命刊物,宣传马列主义。此后,每当安源工人运动在事关前进方向和重大策略的关键之时和紧要之处,毛泽东总是来到安源,从斗争实际出发,定方略、指方向,提出和制定正确的斗争方针、工作方略。安源大罢工前夕,他全面综合分析各方情况,运用“哀兵必胜”的道理,制定了“哀而动人”的斗争策略,以争取社会各界的同情理解。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成员合影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运动场面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9月14日凌晨两点,轰动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是夜,铁路工人拉响汽笛,卸下机车的重要部件,停开列车;煤矿工人砍断井下电源,高举斧头,如潮水般从矿井、工棚、街头巷尾蜂拥而出。遵照毛泽东“哀而动人”的策略,工人们高呼罢工口号:“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工人俱乐部向路矿两局提出了17项要求。刘少奇作为工人俱乐部全权代表只身深入虎穴谈判,坚持罢工条件。经过5天斗争,路矿两局被迫承认工人罢工条件,把相关条件合并,达成13条协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路矿两局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之权”。经过与路矿当局的谈判与斗争,工友的要求得到了基本满足,罢工斗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罢工胜利后,党组织在工人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路矿工人俱乐部成员由700人发展到1.7万多人,党、团组织也获得大发展。
1922年9月18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与路矿两局代表签订的《十三条协议》,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成果,现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1922年9月18日,安源路矿工人举行罢工胜利庆祝大会
通过学习今天的“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二十一课,回顾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这段初心使命奋斗历程,我们认识到,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是否真正践行初心使命,从来就不是靠自己说出来的,更不是凭空写出来的,而是要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过程中以切切实实的作为和成就来证明和检验。我们要以人民为师,永远诚心虚心地向人民群众学习,要做让人民信服、佩服、折服的共产党员,赢得民心民意,汇聚民智民力,立足思悟笃行,实现伟大梦想。要立足工作岗位、投身实践奋斗,在艰巨复杂的考验中迎难而上,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做到不变初心、不丢初心,不偏使命、不弃使命。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磨意志、砺品质、长才干,打通贯通融通人生奋斗中的知与行,用造福于人民和国家的最大政绩奉献新作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