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驻村日记(一):青春的颜色是什么?
青Qing Chun
春
2021 ·
奋斗正当时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1/746_1621587941614.png?width=1080&size=8484
有人会问,青春的颜色是什么?也许有的人会说,青春的颜色是火红的,你看看革命年代无数的青年才俊为了国家和民族独立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也许有人会说青春的颜色是洁白的,你看看新冠疫情暴发时无数“90后”“95后”甚至“00后”的白衣战士逆行出征,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也许有人会说青春是翠绿的,因为绿色代表新生、代表希望、代表未来,而青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最蓬勃、最有朝气的群体。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青春的颜色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对于一部分百色税务青年来说,他们的青春就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奋斗,就是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拼搏,就是到乡村振兴这片热土去寻找属于一名共产党员的“诗和远方”!
平果市龙味村驻村第一书记
黄昌敏
龙味村是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第一次来到平果市坡造镇龙味村,我满怀兴奋和好奇。进村一路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村集体合作社的养鸽基地、养蚕基地和养猪基地,各项设施、养殖棚户井井有条、错落有序。我看到了龙味村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在一批又一批扶贫干部的辛勤付出下,焕发出的蓬勃生命力。
来到龙味的第一天,在原驻村工作队、挂村领导和村支书的介绍下,我们新工作队员了解了龙味村扶贫攻坚一路来的不容易。龙味村原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71户共732人,而到了2020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低至零。到了2020年,全村“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程显著提升,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在工作交流座谈会上,原驻村工作队、挂村领导和村支书对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们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也激励了我,让我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充满了斗志和信心。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1/318_1621587941723.jpg?width=1080&size=140668
图为龙味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昌敏(左三)陪同坡造镇领导考察防洪排水工程
我驻村已经将近半个月,每天一早起来遇到的工作和事情都不一样。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和坡造镇的领导一起实地考察龙味村的基础设施项目、村集体合作项目,有和村两委讨论开展“三会一课”的各项事务、有和村干一起下队了解核实并填写各类上级安排的工作报表,也有到屯里老大妈家帮忙修理水管漏水等繁琐细碎的事情。我发现农村工作和之前在税务局的工作差异还是很大的,希望在挂村领导和“两委”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能够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尽快熟悉农村工作,顺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驻村第一书记,使驻村各项工作都能够良好有序的开展。
平果市伏琴村驻村第一书记
黄世德
在来到伏琴村之前,我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自己终于能加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份伟大的事业中来,紧张是因为自己没有相应的扶贫或者乡镇工作的经验,害怕自己工作做得不好。
来到伏琴村后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变成了忐忑。在工作交接座谈会上,我了解到原来伏琴村全村有918户总人口3888人,原来整村的贫困户就有将近322户1289人,是坡造镇四个贫困村之最。所以,一下子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起来。
在驻村之初的几天时间里,我和原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进行了工作交接,深刻地体会到他们工作的艰辛,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他们为伏琴村脱贫摘帽所做的不懈努力。同样是面对伏琴村是坡造镇最大的贫困村的现状,他们能够圆满地在2020年完成了全村脱贫摘帽的艰难任务,同时还帮助伏琴村发展了伏琴桑蚕科技示范园、坡造镇生态肉猪养殖扶贫示范基地、伏琴村军民养鸡基地等惠农助农项目,我心里是既佩服但又不服输,我相信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能够做好新一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也能为伏琴村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1/176_1621587942030.jpg?width=1080&size=144412
图为扶琴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世德(左)在和前任第一书记进行工作交接
驻村的第一个星期,我就参加了伏琴村2021年耕地地利保护补贴面积核查工作部署会以及伏琴村畜牧水产养殖核查工作部署会,还走村入户开展了党员信息核查等工作,期间得到了坡造镇挂村领导和伏琴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坚信以后的工作一定会越来越顺利,一定能完成新一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
平果市伏琴村驻村队员
黄常高
2021年5月8日,我到平果市坡造镇伏琴村报到,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虽然驻村地点距离我的家乡路途遥远,但是来到伏琴村驻村我仍然感触良多。
初到伏琴,一切都还不太熟悉,在工作交接会议上,通过坡造镇领导及村干部的介绍,我才初步了解到伏琴村是坡造镇面积最大的村,下辖10个自然屯,原来整村的贫困户达322户,是当年坡造镇贫困人口最多的村。通过村干部和原驻村工作队的介绍,让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因为伏琴村是坡造镇人口最多的村,人口比别的村多两三倍,将来的工作压力自然也不会小。但是在坡造镇党委、政府和前任脱贫攻坚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伏琴村基础设施和各项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伏琴村各村屯内均已实现道路硬化,并且现在村内还有养猪场、养蚕基地等产业,村民们也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虽然未来我们面临的工作压力大,但是有村干的热情帮助以及同事们的大力支持,都让我对未来驻村工作充满了信心。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1/923_1621587942235.jpg?width=1080&size=192999
图为伏琴村驻村队员黄常高驻村后,迅速转换角色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很感谢单位领导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关怀,在报到过程中,他们亲力亲为,亲自带领我们到驻村地点进行报到,并为我购置床铺、棉被等一系列生活用品,并积极帮助我们做好工作交接。从人文关怀到后勤保障,单位领导都为我们想得很周到,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为我们的驻村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我对农村生活再熟悉不过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能够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力量,我感到很荣幸。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相信我们的农村将会变得更美丽富饶,生态更宜居,环境更美好,生活更富裕。而我也将努力工作,与第一书记、其他工作队员以及村两委密切配合,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