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用无声的老旧物件 讲述有声的税收故事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1/391_1621534205390.jpg?width=1080&size=72938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1/238_1621534205601.png?width=1080&size=686214
图为老、中、青三代税务人看老旧物件讲述税史
“我已经60多岁了,90年代初我就喜欢收集老旧税票,有些是我的父辈传给我的,听着父辈讲述每张税票背后的故事,让我当时更加热爱上了税收工作。”焦水兰看着放在陈列室珍藏多年的多张税收老物件,不禁感慨道。
焦水兰是国家税务总局洪湖市税务局的一名退休老干部,他1981年进入洪湖市税务系统,身为山东人,收集老旧物件成为了在异地他乡工作的他平时最大的兴趣爱好。2014年退休之际,焦水兰将珍藏多年的老旧税票全部捐献出来,为自己30余载税务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1/252_1621534206356.png?width=1080&size=462872
图为1990年新堤地区纳税会议纪念水杯
一张泛黄的纳税凭证,一套年久的税务制服,一个纳税会议纪念水杯……在洪湖市税务局陈列室,近20件税务老物件,唤醒了税务干部尘封已久的记忆,这些无声的老旧物件,讲述着一段段有声的税收历史小故事,不仅影响着身边人、身边事,更引领税务干部继续传承税务文化。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1/145_1621534206916.png?width=1038&size=2567868
图为1938年开具的第一期纳赋凭单
焦水兰指着老旧税票讲述道,这张税票是从他的父辈手中拿到的,是手刻蜡纸油印,是中华民国27年,也就是1938年开具的第一期国币壹元陆角柒分的纳赋凭单,对开具地、开具对象、开具时间、纳赋依据及数额都有明确的注明,并盖章进行了确认。因数量和金额都不算大,按照现在的税收政策还达不到起征点。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1/846_1621534207426.png?width=1000&size=1971763
图为1951年开具的农业税收入凭证
“这张是1951年度的农业税收入凭证,清楚的注明了当时应收入总产量及税率,并计算出了应负担数,有当时县长、副县长及征收员的印章。”焦水兰继续讲解道,这张收入凭证反映了那个年代,税收通过了非货币形式进行征收。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1/529_1621534208388.png?width=1080&size=1775582
图为83式税务制服
“每一个税收老物件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这是一次身临其境的党史教育,作为新一代的税务干部,我们要继续发扬。”洪湖市税务局青年税务干部看着富有年代感的物件不禁感慨道。这些老旧物件虽不起眼,但却承载着税收的演变历程,记录了税收事业发展的足迹,激励着税务干部不忘初心,用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使命。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洪湖市税务局
编辑:国家税务总局荆州市税务局
纳税服务中心(税收宣传中心)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21/618_1621534209597.png?width=680&size=7520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