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策君 发表于 2021-5-19 23:50:22

【口述税史】我在北京见到毛主席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175_1621439421325.gif?width=640&size=6261

“税”月荏苒,沧海桑田。在让人目不暇接的变化中,税收是一部所有国人的时光胶卷——它带来改变也记录改变,促进发展也见证发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到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税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巴中税务”特推出“口述税史”栏目,记录税收的发展变化,你会发现身边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惊喜,都与“我”有关,与税有关。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820_1621439421417.png?width=82&size=1339
我在北京见到毛主席
鲜定仕:我是1960年初从响滩武装部被县委调到响滩税务所工作的,当时由于没有接触过税收业务,我也不懂税收和相关会计知识,局里就派我到达县地区在魏家公社举办的培训班去学习。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我逐渐掌握了一些税收和会计的基本知识,业务水平也就慢慢提高了,能够应对基本的税收工作。当时我们税务所共有7个人,负责8个公社,税源很少,局里下达的任务很难完成。工作很艰辛,有些群众不理解税收工作,我们就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解释,直到他们足额缴纳税款。后来在大家一致共同努力下,工作任务都提前超额完成,从之前的排名靠后逐渐进入了前三位,受到了县局的表扬,我个人也获得了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1960年开春,我们响滩税务所为帮助南风公社发展多种经营,组织队社发展生产、培植税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61年5月,被授予“全国财贸系统支农先进集体”,并被通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先进代表大会。我作为平昌县的先进代表去北京领奖,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坐火车,我心里很激动。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只有新鲜和高兴,都不觉得累。更让人激动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自接见了我们,能够亲眼看到许多党和国家的领袖和领导人,这是我这一生最幸福最高兴最难忘的事情,现在都还历历在目。我记得毛主席给我们讲了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发展生产建设国家的重要意义和要求,我们听了内心受到很大鼓舞,充满了革命干劲。后来还组织我们去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博物馆和北京的许多名胜古迹,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更增添了工作的信心和力量,一直影响了我的一生。
李谋华:我是1958年春到响滩税务所去工作的,之前分别在澌滩、邱家、西兴税务所工作。我记得1960年春季,当时根据县委要求,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小工业经济,大力兴办社队酒厂,增加税收收入。开始我们协助响滩和南风两个公社分别从河南等地买回机器和酿酒原料,后来发现买回来的高粱质量不好,价格昂贵,加之运费较大,这样下来成本就很高,实现的税收自然就不多。我们看到本地的条件也适合生产高粱,就决定自己试着种植高粱。我们到渠县去采购了一批种子,组织税务干部带到两个公社的相关大队生产队去,与社员同吃、同住,白天蹲点劳动,晚上就开社员大会给他们讲种高粱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沿河两岸、荒坡滩涂、田边地角,台台坎坎进行试种。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发动起来后,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当年的收成就挺好,平均亩产达到了200斤。我隐隐约约记得当时响滩公社的高粱总产量达到10多万斤,南风公社也是将近10万斤。就这样酒厂的原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成本大幅度下降了,酒厂的生产效益也上去了,我们的税收自然就增加了,当年就提前超额完成了税收任务。这样一来就不得了,区委、县委、地委就派人来调研,1961年就推广到全县、全地区去了,到处都开始大面积种植高粱。我们税务部门“促产增收”的做法的到了上级的肯定,当年就获得了一个“全国财贸系统支农先进集体”的荣誉,县委政府就派了鲜定仕同志去参加会议领奖。

口述人:平昌县税务局退休干部 鲜定仕 李谋华
记录整理:苏茂江 陈思吉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315_1621439421483.gif?width=169&size=139253
点点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口述税史】我在北京见到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