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质效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452_1621431202209.jpg?width=1080&size=6710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879_1621431202271.gif?width=82&size=37370
学党史跟党走
4月初以来,我市依托革命老区丰厚的红色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及在校大学生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有效扩大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面、影响力。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547_1621431202371.jpg?width=720&size=66736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园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401_1621431202504.gif?width=19&size=4810
红色基地学党史
百色是革命老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市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田东县朔良镇具有深厚的革命历史。余少杰和韦拔群曾在朔良镇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右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恩奉特别支部也在朔良镇成立,革命先烈曾在朔良镇杏花村与敌人展开了多场战斗。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686_1621431204028.mp4
红色革命人物故事——余少杰
为传承好红色基因,日前,田东县朔良镇组织党员40余人到杏花村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当地农民山歌手用壮话山歌讲述当年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艰辛故事,党员们倾听革命故事,参观革命遗迹,并到右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杏花村百审屯重温入党誓词。
田东县林逢镇也有丰富的红色基因。1926年7月,余少杰将林凤村(今林逢镇)热血青年滕德甫发展为右江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林凤党小组也在当地成立,成为右江地区最早成立的党小组,滕德甫还曾率300名农军队伍配合广西警备第四大队第三营,举行“恩隆暴动”,打响了百色起义第一枪。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981_1621431202623.jpg?width=800&size=62597
雕塑
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田东县林逢镇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校师生、烈士后人亲属等1200人开展学党史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缅怀了革命先烈,并深入学习革命故事,参加活动人员反响热烈,社会效果良好。
乐业县红色资源也同样丰富。1930年10月,红七军按照中共中央部署离开右江根据地,几千人马经凌云入乐业境内,暂驻扎于甘田,不久之后,红八军第一纵队赶来与红七军会师。在近期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乐业县积极开展“打卡红色基地”活动,组织党员参观红七、红八军会师纪念馆及新化镇百坭村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等,深化党员干部对党史内容的学习,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211_1621431202746.gif?width=19&size=4810
退休干部讲党史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百色市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优势,使党史学习教育更为生动。4月7日,右江民族医学院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红色文化团队师生来到百色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与军队离退休干部代表陆寿华、何志盛交流互动,开展面对面学党史军史活动。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489_1621431202827.jpg?width=1080&size=109954
师生们与陆寿华合影
在与两位军队离退休干部的交流互动中,师生们认真聆听老军人讲述从军入党的故事,体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提高了对党史军史的认识。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146_1621431202935.jpg?width=1080&size=88691
退休干部何志盛讲述越战经历
在西林县八达镇举办的“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民族团结手牵手”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系列活动中,200多名党员穿着少数民族服装齐聚一堂,认真聆听退休老党员黎军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西林县第一位党员罗英的故事。
在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么窝村,该村苗族退休干部、县苗学会会长熊胜文讲述发生在当地的红色革命故事,该村28位党员群众认真聆听,现场不时传来热烈掌声。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910_1621431203066.jpg?width=640&size=49664
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么窝村,县苗学会会长熊胜文用苗语讲述当地的党史
据了解,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百色多地开展了“老书记用壮话讲党史”进桂滇两省(区)接边村屯,“老干部用家乡话讲党史”进社区,“老党员讲党史”进家庭,“老教师讲党史”进校园,“老模范讲党史”进田间地头等“五老五讲五进”活动,使党史学习教育更为生动形象。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514_1621431203173.jpg?width=1080&size=167096
老书记用壮语讲党史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698_1621431203433.gif?width=19&size=4810
民族语言述党史
百色境内有壮、苗、瑶、彝等多个少数民族,为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面,百色市针对不同地区民族特性,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利用本民族语言宣讲党的历史,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
在德保县电视台《云山故事汇》壮语栏目“百个党史故事大家说”里,党史故事《木棉树下话英烈》开播,将尘封多年的红军右江独立师参谋长、东兰籍革命烈士黄大权在德保县从事革命活动和英勇就义的事迹呈现给观众。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338_1621431203544.jpg?width=1080&size=124298
党史学习
靖西市针对不同对象,依托党建学习、政府网站、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通了《壮语温党史》专栏。
西林县则结合少数民族村寨特色,通过民族语言宣讲党的历史,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该县普合苗族乡组建了5支“少数民族宣讲小组”,进村入屯宣讲,用瑶话、壮语、苗语、彝语、仡佬语向群众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288_1621431203767.jpg?width=1080&size=123271
西林县少数民族语言讲党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