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政策君 发表于 2021-5-19 04:00:09

吉安税务“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九课(十九) 马家洲集中营的故事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9/358_1621368006422.png?width=1080&size=64379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吉安市税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坚持经常,吉安市税务局近日启动“每人一课讲党史 每天一刻学党史”(简称“双一讲学”)主题活动。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九课,由吉安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副科长(正科长级)林德安讲授《马家洲集中营的故事》,围绕“以歌招友 打破集中营死寂”、“画笔当友 鼓励讽剌总相宜”、“廖承志绝食探友 抚慰张文彬”、“张文彬宁为玉碎 视死如归”、“吴大可铁骨丹心 英勇就义”、“谢育才假装‘自首’ 越狱救党”等六个故事,回顾一段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


马家洲集中营陈列馆
【马家洲集中营】马家洲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特种工作委员会,于1940年6月至1945年1月在抗战时期临时省会——泰和县的马市仙桥村设立的了一所秘密监狱,对外称江西省青年留训所。马家洲集中营先后关押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近 465人,他们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在马家洲集中营的斗争中,涌现了公认的四大英杰:廖承志、张文彬、吴大可、谢育才。
【以歌招友 打破集中营死寂】马家洲集中营是封闭管理的秘密监狱,不准串号子,不准对外联系,不准唱歌,不准与他人交谈……天天是令人窒息的寂静。入狱第一天,廖承志就大声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在看守的喝斥声中,他反而越唱越响。从此,每日清晨,死寂的集中营都从这间禁闭室里传出廖承志的歌声。关押在这里的其他同志,听到歌声,备感惊奇和振奋,偷偷打听,证实唱歌者是廖承志后,一些同志的问候和鼓励通过纸条传给了廖承志。6月21日清晨,廖承志又唱起了《大刀进行曲》,这边刚唱完,不远处响起了悲壮的《国际歌》,略显沙哑的男高声,是那么熟悉,南方工委副书记张文彬也被捕了,张文彬也在这里?廖承志又惊又喜。一支歌联络上一个同志,还有没有?他清清嗓子,又唱起了《延安颂》,只有张文彬唱和,再唱《黄河颂》,唱和的声音陆续从集中营四面八方传来,终于汇成一曲撼人的大合唱。


【画笔当友 鼓励讽刺总相宜】廖承志在狱中,对敌人嬉笑怒骂,及时识破他们的苦肉计、美人计,敌人对他无可奈何。他还利用敌人给他准备的纸张笔墨,在囚室写诗绘画,勉励同志,嘲讽顽固派,鞭挞敌人。一个有正义感的看守姚宝山在狱中难友的教育下,愿意冒死为廖承志送信。廖承志于是将《南柯子·辞世》《拜别慈母》《诀普椿》几首诗和一组狱中自状漫画及一封致“胡公”(周恩来)“小廖到死没有辱没光荣的传统”的短信交给姚宝山。在重庆的周恩来、董必武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看到这组漫画后,都对国民党的卑劣行径表示极大的愤慨,对廖承志的坚定立场和大无畏革命精神表示敬佩。


审讯室
【廖承志绝食探友 抚慰张文彬】1944年8月,廖承志听说张文彬病重,多次要去探望,特务不准,廖承志义愤填膺,绝食抗争。敌人怕闹出人命,终于让步。8月25日,廖承志来到张文彬禁闭室,心猛地揪紧了,原先高大英武的战友,瘦得只剩一层皮,躺在木板上,不大能说话了。他紧紧握住张文彬的手,大声地说:“文彬同志,你安心先去吧,我随后会跟上你,无论反动派怎么把我们灭尸销骨,党总有一天会知道我们的,最后胜利是我们的。”张文彬的面容上露出了微笑,畅快地点了一下头,颤抖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第二天,听说张文彬天一亮就被扛出去了。廖承志不由放声大哭,这是两年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流泪。哭过之后,他铺纸疾书四句诗以悼文彬:抗日亟待时,囚龙而困死。中华将大祭,鬼神亦哭泣。
【张文彬宁为玉碎 视死如归】张文彬曾任红七军政治委员、毛泽东的秘书。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往广东,任广东省委书记。后任中共南方工委副书记,1942年6月被捕后被关在马家洲集中营。他患有严重的肺结核,又遭受特务的种种折磨,但他刚强不屈,坚持斗争。他与廖承志互传字条。张文彬写的是“坚持到底”,廖承志写的是“准备流血”,互相勉励。张文彬在党的二十一周年纪念日时写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视死如归,乐于就义。愿为江西人、尤其是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革命儿女留些正气。” 1944年8月26日,张文彬在马家洲集中营受尽中统特务迫害和折磨,在狱中病逝。临终时张文彬骨瘦如柴,脚上还戴着一副沉重脚镣,终年34岁。


张文彬囚室
【吴大可铁骨丹心 英勇就义】1941年2月16日,由于叛徒出卖,时任中共赣西南前委宣传部长兼丰城中心县委书记的吴大可突然被中统特务逮捕。他一入狱便被戴上手铐脚镣,关入禁闭室。不久,他帮助胡宗澹和谭汤池越狱成功,自己却遭受严刑拷打,不得动弹,被人架回禁闭室。吴大可在遗诗中写道:“皮肉给他吧,骨头是我的,就是骨头碎了,也会有强烈的一声爆响!”他在狱中天天晚上唱《国际歌》《延河颂》《苏武牧羊歌》,并写下了《勇敢地去吧》《起来,奴隶们》等诗篇,鼓励难友们坚持斗争。他说:“怯懦就是死亡!玉碎或瓦全,就是总的测验,没有掩饰,全要兑现。”以“进而煽动留训人员阴谋暴动”为由,1942年2月13日半夜,吴大可被特务秘密枪杀于马家洲松山的一棵大樟树下。临刑前,他神态自若,从容不迫,连呼三声“共产党万岁”,慷慨就义,年仅29岁。
【谢育才假装“自首” 越狱救党】1941年6月,刚接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的谢育才,由于省委交通站长的叛变而被捕,被关进马家洲集中营。他在狱中斗争坚决,抵制了敌特的威胁利诱。他写了《目前国际形势的分析》一文,指出“德意日必败,抗战胜利在望”,在狱中传阅,给大家以鼓舞。当临时省委书记颜福华叛变后来对他劝降时,他意识到省委已被彻底破坏,南委处在危险之中。为了能跑出去向南委报信,他向庄祖方假意表示“放弃立场”,填写《自首书》。于是,敌特让谢育才夫妇从马家洲集中营搬出,软禁于庄祖方家中,并派特务看守。1942年4月29日深夜,谢育才夫妇趁一个看守外出未归,另一个看守在电台房聊天,忍痛抛下才几个月的孩子,跳窗而逃。他们乔装打扮,风餐露宿,经过22天的艰苦行程,终于到达目的地,向南委报了警,南委书记方方遂作了应变部署。由于谢育才抢在了敌人前面,使南委避免了损失。


谢育才囚室
通过学习今天的“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九课,我们体会到在马家洲集中营这所人间地狱里,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用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在江西红土地上竖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我们要继续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缅怀先烈,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安税务“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九课(十九) 马家洲集中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