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税务“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四课(十四)丨黄洋界保卫战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2/374_1620763205509.png?width=1080&size=64379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吉安市税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坚持经常,吉安市税务局近日启动“每人一课讲党史 每天一刻学党史”(简称“双一讲学”)主题活动。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2/679_1620763205679.png?width=551&size=126602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四课,由吉安市税务局所得税科科长王勇讲授《黄洋界保卫战》,围绕黄洋界保卫战的历史背景、战斗经过以及历史意义等方面,学习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学习革命英雄们百折不挠的战斗意志和不畏困难的乐观精神。
http://file.tax100.com/o/202105/12/227_1620763206503.png?width=553&size=142378
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回师井冈山途中,闻知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欣喜地写就了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
【历史背景】“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冈山》中的这一名句,勾起多少红色的回忆。登上由147个石阶组成的好汉坡,就到了井冈山黄洋界哨口。远望沟壑纵横、层峦叠嶂的山峰,尽管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仿佛仍在诉说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
此前,共产党人闹革命屡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黄洋界保卫战,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次著名战役。
黄洋界保卫战不但成功保卫了革命根据地安全,还一举击溃来犯敌军,创造了土地革命战争中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积累了人民战争的宝贵经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云海中的黄洋界
【战斗经过】1928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在湘南行动受挫后转移到桂东。8月下旬,国民党湘军和赣军共五个团,趁红四军主力在湘南未归之际,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会剿”。8月30日晨,敌军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留守井冈山的红四军第三十一团一部和第三十二团,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凭险据守,在黄洋界哨口设下竹钉阵、壕沟、竹篱笆围栏、滚木擂石和射击掩体等五道防线,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猛烈攻击。当天下午,正当敌军重新组织进攻时,红军以仅有的一门刚修复的迫击炮开始轰击。湘军误以为红四军主力回山,当夜撤退。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井冈山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凭借黄洋界天险,英勇奋战,顽强抵抗,终于打退了敌军的多次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辉煌胜利,成功地保卫了井冈山这块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红四军主力回师井冈山,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二次“会剿”创造了条件。
黄洋界保卫战油画
【历史意义】黄洋界保卫战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斗。敌我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红军通过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对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做出重大贡献。黄洋界哨口已经成为井冈山的象征和代表,被誉为“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的象征。通过黄洋界保卫战探究红军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对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学习今天的“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四课,我们认识到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感悟到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激励我们要始终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彰显税务风采、贡献税务力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