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税务“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八课(八)丨一支文军的长征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29/982_1619640014296.png?width=1080&size=64379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吉安市税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坚持经常,吉安市税务局近日启动“每人一课讲党史 每天一刻学党史”(简称“双一讲学”)主题活动。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29/177_1619640014755.png?width=551&size=126602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八课,由吉安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剑文讲授《一支文军的长征》,围绕浙大西迁的总体概况、主要过程以及浙大西迁吉安、泰和办学历史介绍等内容,学习领会“求是”精神这一宝贵财富,汲取党史智慧,焕发奋进力量。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29/934_1619640015340.png?width=554&size=265437
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
【“文军长征”】1937年7月“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浙江大学为免遭日军涂炭,保存学校,保存人才,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举校西迁,从1937年9月离开杭州开始,浙大一迁浙江西天目山、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湄潭、永兴,途径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余公里,沿途千难万险,历尽艰辛,被誉为“文军长征”。
浙大西迁泰和办学旧址
【“浙大西迁吉安、泰和”】吉安、泰和是西迁途中重要一站,虽然只有短短八个月,但是在浙大百年历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吉安办学期间,竺可桢校长从阳明理学中挖掘“求是”精神,酝酿出浙大“求是”校训。因远离战火,浙大得以足质足量的完成教学,被当时教育部认为是西迁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坚持的最好的一所。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29/830_1619640016154.png?width=512&size=226119
当时的沙村垦殖场
【“泰和三举”】浙大为泰和县修筑防洪大堤、创设澄江学校、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场,此“泰和三举”传颂至今。
通过学习今天的“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八课,学习浙大西迁中,老师们和学生们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所具有的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教育救国的志向,充满了高度的国家和社会责任感,有一种不甘沦亡的“求是”精神。立足新时代,作为税务人,我们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好传承好“求是精神”,不断学习、用心工作、踏实做事,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把本职工作做好,让纳税人、缴费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