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资讯君 发表于 2021-4-22 11:11:03

广州财政充分运用绩效管理手段 推动积极财政更加积极有为

12月29日-30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市本级财政支出绩效情况的报告》。市财政局局长陈雄桥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19年度市本级财政支出绩效情况。今年以来,面对前所未见的财政收支压力,广州财政通过充分运用绩效管理手段,促进绩效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推动积极财政更加积极有为,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发展和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一、扎实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
一是健全事前绩效评估机制。明确部门对新增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条件。加强预算绩效评审,评审结果作为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2020年部门预算评审入库项目337个,评审核减率达39.6%,将节约下来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是加强绩效目标管理。修订印发市本级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强化对转移支付资金和重特大社会公共应急救灾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的管理。将分类提炼形成的1.1万多条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绩效指标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赋予各预算部门管理维护本部门绩效指标的权限,提升部门绩效目标编报质量和运用能力。
三是强化绩效运行监控。建立以部门监控为基础、紧盯重点项目的绩效监控机制,将重点项目绩效运行监控范围聚焦至经济和社会发展类一级、市人大重点审议及市级专项资金项目,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四是积极开展绩效评价。组织所有预算部门开展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的绩效自评,实现绩效自评全覆盖。邀请第三方对9个市人大专题审查部门、10个重点项目和67个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和自评复核,涉及资金304.9亿元,着重分析项目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实际效益情况。五是增强评价结果应用力度。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明确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并探索试行机关绩效考核评分与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挂钩约束机制,激发绩效管理内生动力。通过实施上述一系列举措,促使部门将钱花在刀刃上,推动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最大化”。
二、全面公开“承诺”和“兑现”情况,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一是“承诺”全公开。在政府预算层面,公开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四本预算的绩效目标;在部门预算层面,所有预算部门公开部门整体和一级项目绩效目标,市人大专题审议的部门同时还公开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项目的绩效指标。2020年,114个预算部门公开部门整体年度绩效目标,涉及年度重大任务(政策)426项以及关键指标555个,2712个一级项目绩效目标也随同部门预算一并公开。通过实现部门整体和一级项目绩效目标公开全覆盖,向社会公众全面展示“承诺”。
二是“效果”全公开。将“部门整体绩效管理情况”作为部门决算公开的正式内容,部门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线,说明本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和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尤其是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和重点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加以说明,全面反映部门的“花钱效果”,以成效兑现承诺。
三是“结果”全公开。推进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化常态化,将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市本级财政支出绩效情况报告以及部门整体、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和自评复核结果,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市财政局网站同时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推进政府施政与社会评价的良性互动。
三、促进绩效管理与人大监督有机结合,推动绩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主动接受市人大对预算绩效的监督和指导,通过加强联动、相互“借力”、凝聚合力,推动绩效管理向各领域资金延伸覆盖。预决算审查聚焦绩效,将政府全部收支纳入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范围,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预决算“三审”机制,形成从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到决算的完整监督链条。在预算审查时,将项目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草案同步报人大,着重审查项目资金安排是否与工作相匹配,绩效目标是否清晰。在决算审查时,重点强调决算支出绩效与预算绩效目标作对比,不仅要反映“花了多少钱”,更要反映“办了多少事”,倒逼部门增强绩效意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绩效性。建立专题报告制度,将市本级财政支出绩效情况及部门整体、重点评价报告一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各部门根据审议意见进行整改,由市财政将部门整体、重点项目以及绩效等级为“中”的自评复核项目整改情况报市人大常委会,形成反馈、整改、提升水平的绩效管理良性循环。
下一步,市财政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部署要求,认真谋划、科学部署广州“十四五”时期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任务,着力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财政充分运用绩效管理手段 推动积极财政更加积极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