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这些问题要厘清……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297_1617919207035.gif?width=540&size=176336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749_1617919207498.jpg?width=900&size=57067
近日
财政部 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最新公告
↓ ↓
(▼点击公告名查看原文)
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3号
公告明确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
可按100%加计扣除
如何享受这项优惠政策呢?
税务君整理了常见的八个问题
弄懂你就全明白!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677_1617919207902.jpg?width=1080&size=23817
注意:不是!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和《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97号),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娱乐业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行业属于负面清单行业,以上述业务为主营业务,研发费用发生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按《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计算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和投资收益余额50%(不含)以上的企业,不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708_1617919208322.jpg?width=1080&size=46488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478_1617919208797.jpg?width=1080&size=36942
注意:不是!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文件规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于会计核算健全、实行查账征收并能够准确归集研发费用的居民企业。按核定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不能享受此项优惠政策。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806_1617919209297.jpg?width=1080&size=46488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749_1617919209743.jpg?width=1080&size=35489
注意:不能!
财税〔2015〕119号文件规定,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辅助账,准确归集核算当年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进行多项研发活动的,应按照不同研发项目分别归集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企业应对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别核算,准确、合理归集各项费用支出,对划分不清的,不得实行加计扣除。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975_1617919210229.jpg?width=1080&size=46488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494_1617919210328.jpg?width=1080&size=27116
注意:可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40号)规定,人员人工费用是指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研究人员是指主要从事研究开发项目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是指具有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中一个或一个以上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在研究人员指导下参与研发工作的人员;辅助人员是指参与研究开发活动的技工。外聘研发人员是指与本企业或劳务派遣企业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合同)和临时聘用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
接受劳务派遣的企业按照协议(合同)约定支付给劳务派遣企业,且由劳务派遣企业实际支付给外聘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金等费用,属于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515_1617919210423.jpg?width=1080&size=46488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205_1617919210877.jpg?width=1080&size=41065
注意:不是!
有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也会承担生产经营管理等职能。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40号),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同时从事非研发活动的,企业应对其人员活动情况做必要记录,并将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按实际工时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间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计扣除。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680_1617919211212.jpg?width=1080&size=46488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768_1617919211605.jpg?width=1080&size=31483
注意:可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40号)规定,失败的研发活动所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享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167_1617919211739.jpg?width=1080&size=46488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803_1617919212084.jpg?width=1080&size=34377
注意:可以!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凡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同时享受。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163_1617919212176.jpg?width=1080&size=46488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942_1617919212509.jpg?width=1080&size=36212
注意:可以!
企业符合财税〔2015〕119号文件规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条件而在2016年1月1日以后未及时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的,可以追溯享受,追溯期限最长为3年。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771_1617919212656.jpg?width=1080&size=46488
关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常见的八大问题
你们都清楚了吗
快快收下这些干货吧!
—完—
编辑设计:武汉税务
来源:上海税务
审核: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
http://file.tax100.com/o/202104/09/467_1617919213045.gif?width=637&size=14538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