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抓基础,促改革,构建现代国库管理制度
http://file.tax100.com/o/202103/16/461_1615878660137.jpg?width=1080&size=96015从本世纪初开始实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继分税制改革后财政管理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为一场“财政革命”。北京市坚持首善标准,以“四个坚持”在制度建设、管理创新上加快推动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牢牢守住国库“钱袋子”,有效保障了财政政策的落地实施。
一、坚持放管服,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
● 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率先开展支付电子化改革、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实现市、区、乡镇三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覆盖,财政拨款“中转”变“直达”,打造财政资金支付的“信息高速路”和“安全防火墙”。
● 完善公务卡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预算单位现金提取与使用量逐年下降,监控单位横向覆盖市级所有预算单位,纵向延伸到区级(乡镇)财政部门;监控资金从市级集中支付财政预算资金延伸到市对区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严把财政支出关口。
● 实现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全覆盖,着力推动非税收入收缴网上支付,开辟现金、银行柜面、POS刷卡、网银、微信、支付宝等多渠道缴款方式。
二、坚持促公开,不断完善财政运行反映机制
?不断加强决算管理。实现非涉密部门全部公开部门决算。公开内容逐年不断丰富细化,公开形式不断完善,实现市级各部门“统一步调”、“一站式”查询。
?稳步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完整反映政府财务状况。
?积极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支撑人大审查监督。
三、坚持防风险,着力构建国库资金管理体系
全面加强库款管理,保障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加强库款分析预判,促进库款管理与预算执行、国库现金管理、地方债发行等的统筹协调,防范潜在资金支付风险。
加强账户管理,规范资金存放,有效防范财政资金管理风险。
四、坚持市场化,有效发挥财政筹资理财功能
扎实开展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地方金融债务风险,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稳妥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二十年来,北京市国库管理改革坚持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实现了国库职能从传统意义上的办理财政收支,逐渐拓展到公共财政管理的诸多方面,更重要的是代表政府控制预算执行、保管政府资产和负债,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转,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监控能力。
来源:中国财经报
页:
[1]